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超光速掠过群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偶尔也能感受到似乎是物质在以光速传输,例如,当使用传真机时,对方输入一份文件,这边就会输出相同的一份文件。但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错觉,文件本身并没有被传输,它甚至都没有被复制!通过电话线被传输的只是这份文件经扫描后获得的图像数据。 那么能否真的实现物体的光速传输呢?比如用光速来传递一个杯子,答案是可能的。但大概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实现,因为我们恐怕无法直接以光速来传递一个杯子。  相似文献   
2.
宇宙的尽头距离我们有多远?地球外存在生命吗?恒星诞生或死亡的现场是怎样的?如果就近观看碰撞的星系或类星体,其景象是怎样韵?宇宙尽头又是怎样的?宇宙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现代观测手段正在逐渐揭示关于宇宙的种种新知识。现在,就让我们借助,这些知识,从地球出发,一直旅行到宇宙边际。  相似文献   
3.
彭勃 《科学通报》1995,40(21):1973-1973
自从高频变源(HFV)和低频变源(LFV)的相继发现,许多河外射电源已经被检测到在一定时期有显著的流量变化.通常地,变化率小于10%,时变在几个月至几年.Padrielli等将射电变源分成三类:一类是只有米波变化,另外两类是在长、短波段上均有变化,但变化或彼此相关,或毫不相干.目前,以相对论团块运动为典型代表的内禀机制,和以折射闪烁(RISS),即把LFV归因于射电源辐射经过星际媒介的传播效应的机制,分别构成了解释LFV现象的不同途径.射电变源4C38.41的高频观测特性,已由Spangler和Cotton作过多波段描述.利用荷兰WSRT(Westerbork synthesis radio telescope),作者在92cm波长上对它  相似文献   
4.
王挺贵 《科学通报》1992,37(3):233-233
连续谱的紫外大包是类星体能量分布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大包从可见光波段延伸到远紫外及软X光波段。这种特征一般认为是由于离中心致密天体几十个Schwarzschild半径的吸积盘的热辐射所致。McDowell等人在研究31个类星体能量分布(100μm—4keV)时,却发现了少数弱包源,他们认为包弱是源的固有性质,却没有说明起因。本文对这些源的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弱包很有可能是由于视向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查类星体1331+170的高分辨率(18km/s)吸收线光谱。我们发现了四个肯定的吸收系统,红移分别为0.744(系统 A),1.327(系统 C),1.775(系统 F),1.785(系统 G)和一个可能的吸收系统,红移1.446(系统 D)。表明以前研究者发现的其他三个红移系统(系统 B,红移0.954;系统 E,红移1.7605;系统 H,红移1.8637)都是误认。  相似文献   
6.
张福俊 《科学通报》1990,35(4):277-277
类星体3C147是一个致密的陡谱射电源,在厘米波段,是天空最强的射电源之一.它的红移是0.545,星等为17等.早先的干涉仪观测和星际闪烁观测已指出该源的射电发射来自(?)1.”0的区域.在高频波段,它的大部分辐射来自一个(?)0.”2的结构复杂的区域;在低频波段((?)100MHz),主要的辐射区大小为~0.”7.这里我们所报道的是一次应用甚长基线干涉(VLBI)技术观测所得到的该源的复杂射电结构图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极限星等为B=17.6的中等亮类星体样本的光亮。以Q〉3.0作为变的判据,大约有1/3的类本被探测到有光变;  相似文献   
8.
鲍世综 《科学通报》1989,34(6):437-437
类星体发射线强度比的研究,在了解类星体内部物理参量,建立模型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单个类星体(0916+558)的线强度比的分析,来估算其内部物理参量,如宽发射线云中HI区的温度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天体物理学一个前沿领域-类星体观测,报道了在该领域中的观测数据和部分统计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星系的碰撞 有许多射电源看来与银河系内的大体无关。但是,如果微波来自其他星系,那么要使这些微波到达地球而仍能被我们探测到,这些星系输出的微波就必须远较我们银河系发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人们仍认为这是完全可能的,并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