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预报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电脑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灾害预测预报并通过电视媒体发布和防治技术宣传,能高效、快速传递农业政策、生物灾害信息和普及高科技的植保技术,加快了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帮助政府决策和指导广大农民搞好生物灾害大面积防治,充分体现出植保工作的科技进步,具有宣传覆率宽、信息传递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易被群众接受等特点,对植保一体化服务极为有利。本文初步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和电脑多媒体技术在植保可视化工作中的运用和探索及产生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梁军  曹支敏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6):27-27,29
1研究目标 以我国北方主要人工林、南方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和经济林生物灾害为对象,集中国内优势研究力量,攻克一批商品林重大致灾生物的关键控制技术和综合控制技术,建立一支国家商品林生物灾害科研创新团队,完善一批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提升我国商品林生物灾害防控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商品林生物灾害控制能力进入新阶段,促进国家商品林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种估计区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研究区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的方法: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克立格插值技术,包括空间半变异方差的计算及其曲线的拟合,克立格内插权重的推导,以及待估点内插值的计算。通过构造一个简单例子,说明该方法在生成区域生物灾害空间分布情景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生物灾害防御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生物灾害包括虫害、病害、草害和鼠害 ,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 ,我国常见的农业有害生物有1648种 ,其中 ,害虫838种、病害742种、杂草64种、害鼠22种 ,而且分布广、突发性强、成灾频率高 ,每年都有几种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和流行 ,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失收 ,品质严重下降。如1990年小麦条锈病全国大流行 ,发病面积600多万公顷 ,损失小麦265万吨 ;1991年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稻区特大发生 ,面积达2320万公顷 ,损失稻谷250万吨 ;1992年棉铃虫特大暴发 ,发生危害面积400万公顷 ,…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森林资源灾害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森林资源生产能力,改善森林资源生态一半和防止灾害发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灾害地理环境,其研究内容包括灾害要素类型和人的环境要素类型,灾害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灾害和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演变等。灾害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灾害地理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共同体     
正1月6日,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申维辰在中国科技会堂与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周济周济会晤,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相关工作进行会谈。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沈爱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宋天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敏张彦敏等出席会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14-01-20]  相似文献   
8.
阳淯 《科技信息》2013,(11):456-457
本文将粗糙集中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理论应用于农业生物灾害的预测方面。通过对影响农业生物灾害爆发的各个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历年来收集的数据,对农业生物灾害的爆发时间与区域进行预测,从而达到对其进行防治和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农作物生物灾害的危害性,分析了安庆市农作物生物灾害形势和未来发生趋势,提出了1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建立一套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应急防控机制;2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建立以国家、省、市、县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农作物卫生和安全保障体系;3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现代农业植保科技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根据其成因和我国灾害管理现状将其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干旱、雨涝等)、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了70%,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 ̄6%。2005年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连续遭遇到多起台风的侵袭。包括“麦莎”在内,几次强台风虽然没有像“卡特里娜”那样“恶果累累”,飓风毁坏企业超过15万家,损失金额在250亿至1000亿美元。自然灾害的发生固然是件令人悲恸的事,它是不可抗拒的。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