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71
1立项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目前,我国在煤炭热解、气化、炼焦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中低温煤焦油,由于缺少与之相适应的先进加工技术,使得其利用方式相对粗放,主要用作燃料直接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污染,同时造成了煤焦油资源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2.
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是水害治理有效性的依据之一,水质是突水水源的主要判别依据。本文在系统分析刘桥一矿井田各含水层水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在开采过程中以及突水前后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程度,对矿井水害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所采集的大量植物化石,讨论了安徽淮北地区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植物群特征,并划分为四个植物化石组合。同时根据植物群面貌、孢粉组合、含煤性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将k_3砂岩作为上、下石盒子组界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潘二矿煤系高岭岩脱杂工艺实验,认为较佳脱杂效果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430℃,浸出温度120℃,盐酸浓度20%,浸出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5.
对与煤伴生的煤系硫铁矿床在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时采场顶板控制方式及支护参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提高回收率及安全生产的途径 。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矿石性质、采出与回收、利用途径等方面仔细介绍了重庆市煤系硫铁矿的发展现状;并在分析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完善重庆市煤系硫铁矿综合利用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岭土发展现状及我区煤系高岭土开发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高岭土,尤其是煤系高岭土的储量,产量,性质,用途,发展现状和市场状况以及我国与先进国家在高岭土开发利用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做了介绍,提出了内蒙古高岭土开发利用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9.
广梧高速公路块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航  洪宝宁 《河南科学》2014,(11):2309-2312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省云浮地区块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研究,重点论述了块状煤系土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经验性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与强度关系密切,粘聚力受含水率影响较大,内摩擦角受含水率影响较小.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为工程中合理利用煤系土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确定源岩油相、气相、水溶相各种相态的初次运移界线是定量计算油气资源及油气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川西北T3X煤系地层为对象,首先通过对热模拟资料的重新整理,得到一个“理论揭煤”的各热模拟阶段中产物的全组分数据,并用PR状态方程计算出相图;第二,考虑到孔隙水的溶解作用,在静态上分别对煤层、泥岩成烃产物的相态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腐植型母质,其生成时的初始产物全为气相、煤系泥岩中,由于孔隙水大量存在,R。小于1.14%以前烃体系是油相,之后才会出现气相;煤层始终难有油相存在;第三,在含煤层5%的剖面中,R。小于0.95%以前只出现油相,大于此值之后具有气相。此外,通过I型母质热模拟资料,据油气比大小,对某生烃初始产物相态界线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