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性质和活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徐存拴  吉爱玲 《河南科学》1998,16(2):185-191
介绍了复性单向电泳(G-PAGE)和复性双向电泳(IEF-G-PAGE)的概念、原理、方法、应用范围、优缺点和使用该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并用该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了C6大白鼠神经胶质瘤细胞酸性溶酶体蛋白水解酶的性质和活性。  相似文献   
2.
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沉积见于许多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如帕金森氏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溶酶体酶是清除α-syn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溶酶体酶Cathepsin D(CD)缺乏的小鼠中,已经发现有α-syn异常沉积.为了明确溶酶体出现缺陷后,体内α-syn异常沉积的过程,对野生型和CD-/-小鼠的皮层作抗α-syn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了CD-/-小鼠大脑皮层内α-syn的成分改变.结果发现,α-syn单体在两种小鼠大脑皮层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成分里均没有明显变化,α-syn其他成分CD-/-小鼠则比野生型明显增多,特别是在可溶性成分里的大小位于分子量25~37 kD之间,CD-/-小鼠有明显的带存在而野生型的没有.结果提示,溶酶体功能的正常对于α-syn的代谢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缺失主要是影响α-syn多倍体成分,推测体内正常的α-syn除了单体,也有多倍体存在.溶酶体功能的异常引起该平衡失调,导致大量的大分子量的α-syn异常出现,直至导致-syn聚集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溶酶体内的酶、激活蛋白、转运蛋白或溶酶体蛋白加工校正酶的缺乏,引起溶酶体功能缺陷,代谢物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和转运,在溶酶体中过度贮积所导致的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有50多种,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症状到多器官衰竭甚至早年夭折,病变呈多系统性,表型呈多样性,因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综述近年来对溶酶体贮积症的研究进展、溶酶体贮积症的分类及其临床表型特征,并对糖原贮积病Ⅱ型、唾液酸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过江 《科学通报》1994,39(19):1812-1812
Merocyanine 540是一种带负电的荧光探针,曾用于测定神经轴突的动作电位及支原体和线粒体的膜电位变化,也可用于研究膜脂的堆积程度,Merocyanine 540又是一种光敏剂,常用于光化学和光生物学的研究.以往测定溶酶体的膜电位变化主要是用carbocyanine类阳离子型荧光探针diS-C_3-(5)和oxonols类阴离子型荧光探针Oxonol VI,本文是探讨Merocyanine 540对溶酶体膜电位变化的光谱响应及其“on-off”机制,并讨论了用“null point"法进行校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溶酶体与人类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对蛋白质、核酸、多糖等有溶解与消化作用,若溶酶体异常,会引发很多疾病,如矽肺、痛风、Pompe病、Gaucher病等。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07,52(16):1979-1979
星型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过去多认为在神经系统中只起被动的营养和支持作用,而不具备信号处理和传递的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不但表达多种受体和通道蛋白,还可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信号分子,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星形胶质细胞分泌信号分子的机制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浅谈癌细胞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核、骨架系统等八个方面对癌细胞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唐朝枢 《科学通报》1989,34(11):868-868
机体在中毒、感染、创伤、炎症、辐射等应激情况下,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合成显著增加,近年大量实验资料提示MT可能参与机体抗损伤的第一线防御功能,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工作观察MT对大鼠肝脏缺氧灌流和离体溶酶体缺氧孵育时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以探讨MT的细胞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9.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毛蚶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行为,结果表明,精原细胞期,胞质中线粒体分布较为分散,数量较少,初级精母细胞期,线粒体较低中分布于细胞的一端,数量较多,次级精母细胞期,线粒体数目开始减少,但体积增大,精细期,线粒体融合成数个大的线粒体球并迁移至细胞核的后端,与此同时,由溶酶体形的顶体囊迁移至细胞核的前端,线粒体主要参与精子中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大鼠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指肠闭襻法”造型,24h后,导致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观察可见炎症动物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并有假囊形成,胰周围组织可为白皂化斑;清淀粉酶浓度,血清Ca^2+浓度,胰腺^3H-leu在入量等生化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电镜观察,胰腺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细胞间连接等结构病变,细胞溶酶体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