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千年一遇的大地震中,日本东北部大约有2万人死亡与失踪。在灾区还有很多的尸体被不断地发现,有的避难所因为遗体太多,人都来不及处理。可是再艰难,作为家人还是要送一程。目送亲人日本对待死者有一套复杂程序。作为地区民生委员人员,每当地区有人死去都要作为地区代表参加葬礼。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以来,著名的美国硅谷连续发生数起精英人士非正常死亡事件。据调查发现,死者生前都是在夜色中收到一个邮差送来的一封信后,三天内被人割去头颅致死。有人说这是死神派来的"死亡邮差",送来的信就是《死亡通知书》。一时间整个硅谷人心惶  相似文献   
3.
以《筑·居·思》的思想为指导,以“客居”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目前流向的设计思路,来反思我们目前的建筑现状,探讨新的建筑设计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对待自然,对待其所处的社会坏境,以期达到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有时候我们的确去墓地旅游,例如跟团到埃及看金字塔,到陕西省黄陵县看黄帝陵,或者到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但是有没有人专门走一条陵墓旅游线路呢?比如到台北金宝山看望邓丽君墓,英格兰北汉普郡看望黛安娜墓,到维也纳市立中央墓园看望贝多芬墓、莫扎特墓,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国家公墓看望马歇尔墓和肯尼迪墓,美国西雅图看望李小龙墓。虽然不是走同样的路线,不过美国作家和记者彼得·斯  相似文献   
5.
作为知名作家诺曼·梅勒的代表作品,<裸者与死者>自始至终充斥着强烈的男权主义色彩,文本以粗暴的男权话语风格勾勒出了零散的女性形象.分析文本中涉及女性的侮辱类、尊重类和温情类语言,解读妈妈、妻子、妓女等所构建的女性群像及其存在的意义,可以发现,梅勒竭力在荆棘丛生的男权主宰的世界中,寻找并展现女性群像所代表的希望花影.  相似文献   
6.
“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日:‘安之,人必奠之卖矣。’得死者患元,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日:‘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相似文献   
7.
高原 《科学之友》2013,(7):86-88
在20世纪60年代,一部描写塔吉克民族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以其高原冰雪风光、艳丽的服饰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我国塔吉克族,现仅有3万多人,但仍纯净地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浪漫又极富魅力,在我国56个民族中独具特色。独具一格的服饰艺术  相似文献   
8.
"死亡赔偿金"作为一个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直接关系到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科学性构建的重要法律术语,在我国现行法中并没有被给予直接的说明,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对"死亡赔偿金"的各种规定更是相互间冲突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身损害赔偿司法工作及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生命丧失的损害进行的赔偿,以此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9.
死者人格利益,就是指自然人死亡以后,其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利益。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就如胎儿是否应享有一部分民事权利一样,在立法与学理上探讨与争论由来已久。在此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必要性、法理性质分析、以及如何进行保护稍加评论。  相似文献   
10.
替身     
一位恶贯满盈的疑犯突然留下遗书自杀死去。数日后,在海边浮起死者的尸体,尸体已膨胀,面目模糊不清,也无法取得指模,但身上的衣物确是疑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