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明园,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是一页沉重的历史。圆明园没有色彩,它永远以苍劲的灰色在历史的底片上感光,却并不晦暗;圆明园没有喧嚣,它永远以沉默的孤寂与驻足它面前的人们对话,却并无哀怨。它不自惭形秽,因为每一个在它面前流连的生命都怀着一腔朝圣的虔诚。它从不祈望冠盖如云的奢华。它只是对在它面前徘徊的人们娓娓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就像挽着一个老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的图书馆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萌芽。介绍了李大钊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全面改革的几项措施,阐述了李大钊如何利用图书馆阵地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3.
<正>纵观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留日派"与"欧美派"之争占了相当篇幅。自从1919年李大钊与胡适就"问题与主义"展开争论之后,两派的冲突逐步升级,纷争不断。时过境迁,现在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些冲突,是不同的"进步"理念之下对拯救国家、拯救文化的领导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4.
孔繁 《世界博览》2012,(5):26-27
正前往使馆避难自来是步险棋,祸福不定……许多地方都曾被当作避难首选地:《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勇敢地把爱斯梅拉达救入教堂,用"圣殿避难"暂时保住了姑娘的性命。教堂避难的传统延续到现在,2009年,前克格勃特工选择逃到温哥华一间教堂避难。  相似文献   
5.
张新利 《科技信息》2013,(12):325-325
本文探讨了李大钊对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方面的贡献:解决藏书建设问题,制定图书借还规则,培养图书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该文通过对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以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对李大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与梁启超均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他们将爱国救国理念贯之于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与新民救国密切联系,但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及思想观点,也同时体现在图书馆建设思想上。对李大钊与梁启超图书馆建设思想的异同性进行了比较,希望对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历史背景密集切相关。西方图书馆学思想的传入,是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兴起,是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是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北大图书馆是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得出的新结论,给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铺奠了最初的基石。他在同时代人中最早认识到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对祖国命运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人民正是从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歌颂、宣传中看到了自己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而中共的诞生,则是对由十月革命发端的新的世界革命潮流的最直接的回音;他对中国革命问题所作的多方面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煌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思想上高度重视建党工作,他站在中国革命有所附托的高度提出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张,并成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充分地发展身体与精神的能力,培养特长与个性;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推翻旧有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反对忠孝主义,取得思想自由与经济自由。他们认为,妇女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妇女解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哲学上坚持了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在内容上也有许多独创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