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4,(12):76-76
科学家最近发现,被认为早在上一次冰期就已灭绝的许多种类的糜鹿,事实上都活过了那次恐怖的严寒。这一发现暗示,人类在更新世时期(160万年前-10000年前)的哺乳动物大灭绝中的确起了作用。爱尔兰糜鹿是一种巨型糜鹿,其鹿角架宽度可达3.7米。在它生活的时期,地球就像一个巨型动物园,充满了巨型的哺乳动物,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2.
3.
三峡兴隆洞出土12~15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和象牙刻划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高星  黄万波  徐自强  马志帮  J.W.Olsen 《科学通报》2003,48(23):2466-2472
在重庆市奉节县兴隆洞发掘出土早期智人牙齿、石器、有人工刻划痕迹的象牙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这些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埋藏状况说明该洞穴是一处远古人类的居住遗址. 通过出土动物群推断和铀系年代测定, 古人类在该洞穴的生存行为发生在中更新世晚期, 距今12~15万年前. 这是在三峡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 出现在剑齿象门齿上的刻划纹成组分布, 组成简单而抽象的图案,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类有意识的刻划作品, 对原始艺术的起源和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起源、演化和行为方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腾格里沙漠古湖泊沉积和地貌的考察及对典型代表剖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连续而巨大的淡水湖泊高水位形成于距今3.9~3.6万年前.在距今3.3~2.3万年期间,腾格里沙漠西北部曾存在一面积至少达16200km2、水深25m(白碱湖,最大水深超过60m,分布于大海子一带)的淡水湖泊.大量的瓣鳃类、腹足类化石及介形类化石组合的存在表明该时期湖泊水温不低于10℃,由此把该时期的湖泊暂且称“腾格里大湖”(MegalakeTengger)  相似文献   
5.
川黔地区的小哺乳动物群在陕西蓝田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令  薛祥煦 《科学通报》1996,41(22):2071-2073
1993年,本文第一作者在陕西蓝田锡水洞(34°25′N,109°25°E)曾发现大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文化遗物的洞穴堆积物中,用筛洗法淘洗了4~5 t堆积物,并从中挑出一批数量和属种数均很丰富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这批材料大大丰富了蓝田地区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使我们对锡水洞动物群的时代、锡水洞遗址与公王岭、陈家窝蓝田猿人的关系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西藏阿里地区夏康坚雪山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冈底斯构造带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组成及基本构造特征.根据该地垒两侧冰碛阶地的发育特征及ESR测年结果,可推断该地垒的主要形成期是中更新世.夏康坚地垒断块山的成因是在白垩纪早期的古隆起基础上,东西向断层的右行剪切走滑和隆升活动的联合作用下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江左其杲 《科学通报》2021,66(12):1423-1440
大型犬族(这里包含犬属Canis和近缘的豺Cuon、非洲野犬Lycaon和胡狼Lupulella及其化石类群)是更新世动物群最常见、最重要的化石组分之一,对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都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中国更新世时期也出产了非常丰富的大型犬族化石,除了最常见的直隶犬Canis chihliensis、变异莫斯巴赫狼Canis...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的网纹红土与东亚季风的异常强盛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尹秋珍  郭正堂 《科学通报》2006,51(2):186-193
基于土壤微形态学、黏土矿物学和土壤化学的方法, 对安徽宣城和广西百色中更新世的网纹红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网纹红土经历了多阶段的气候波动, 因而是一种复合型的古土壤. 这些网纹红土的形成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即均质红土形成期、白色网纹形成期和气候的冷暖波动期. 白色网纹是红色土壤基质经脱铁作用而形成, 代表了中国南方一个极端湿润气候期. 它指示在中更新世期间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全年降水充沛, 当时夏季风极其强盛, 气候可能几乎全年都受到夏季风环流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初,科学家宣布已经解读了猛犸象基因组的50%,这意味着克隆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让猛犸象重返人间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与此同时,以重现1万年前的史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更新世公园"也在加紧建设之中,一旦完成,这些"史前公园"可以容纳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还可能会有被克隆出来的已灭绝动物,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猛犸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断龙乡猛虎洞更新世哺乳动物群骨化石断裂痕迹的状态与原因,探索湘西地区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方法 观测哺乳动物群骨化石断裂痕迹剖面的形态结构,以区别食肉类动物群的咬痕与人类打造的印迹.结果 经40件东方剑齿象、中国犀、鹿等残骨化石标本断裂痕迹剖面的观测,发现有部分骨化石断裂剖面圆钝,似啮齿动物的咬痕,但大部分骨化石断端剖面呈锥形切削改造,有的双面削刮呈锐利器型,有的存在明显打击或铲刮的 “印记”,初步认为属早期人类制作骨器的遗迹.结论 结合地理环境和地学结构分析,猛虎洞可能属晚更新世(10~5)万年前旧石器人类穴居的营地或系同生代古脊椎动物的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