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4,(23):36-37
<正>科学家们在对土卫六的大气层开展研究时,发现土卫六大气中的有机物分布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一情况违背此前科学家们的传统认识,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化学家马丁·科迪纳(Martin Cordiner)表示:"这是一项出人意  相似文献   
2.
历史     
03.101876年3月10日,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Bell)首次成功通过电话线传输声音,人类从此进入了电话时代。当天,贝尔在实验室中不小心碰翻了硫酸并溅到了自己的衣服上,于是他大声召唤自己的助手沃森:"沃森先生,快来,我需要您!"这就成为人类经电话线传输的第一句话。除了电话外,贝尔在光通信、航空等领域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在发明电话后,他于  相似文献   
3.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4,(18):71-73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规划一个天体物理学旗舰项目一般会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比如说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被广泛认为是迄今最成功,当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望远镜项目。最初提出是在20世纪40年代,而研发工作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升空时已经是1990年了。与之相似,预计在2018年发射升空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与其提出最初方案时也过去了23年之久。目前正处于规划阶段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4.
正借助气球和飞机,人类只能在大气圈内飞行,然而人类还想去更远的地方。戈达德还在美国孤军奋战,火箭热却已经在德国民间悄然兴起。1927年,火箭研究专家奥伯特(1894-1989)发起组织了一个业余爱好者团体"宇航学会",该学会于20世纪30年代被纳粹军队接管,成为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1933年,德国研制出用于实验的液体燃料火箭。当年,希特勒曾在两种新式武器——核武器和火箭之间进行选择,最终他选  相似文献   
5.
二次大战结束前夕,一批德国火箭专家被俘虏到美国。当美国情报专家向他们询问有关火箭技术问题时,他们感到非常奇怪,他们说:“你们为什么不去问问你们的戈达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那么这个戈达德是何许人呢?美国政府为何对他知之甚少,以致  相似文献   
6.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船底座η是过去1万年内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最明亮,也是质量最大的恒星系统.这颗巨型恒星拥有很多怪异的行为,它曾经在19世纪突然发生爆发,而爆发的具体原因科学家们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明白.一个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对这颗恒星进行了11年之久的长期观察,他们运用美国宇航局在轨道上的卫星,地面上的望远镜以及计算机模型得到的数据,获得了人们对于这一天体迄今最精细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正>100年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H·戈达德(Robert H.Goddard,1882.10.5-1945.8.10)研发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为人类登陆月球铺平了道路,从而开启了太空飞行的时代。作为现代火箭推进之父的戈达德,共获得214项专利(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其中两项专利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液体燃料火箭,第二个是多级火箭。前者可以将一定质量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后者在发射后逐级分离以实现质量降低,并抵达更高的高  相似文献   
8.
正发明家的智慧和飞行员的冒险精神,共同推进了航空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德国工程师戴姆勒(1834-1900)发明了汽油内燃机,这种汽油内燃机的重量很轻,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它直接导致汽车诞生,也为飞机问世提供了最重要的技术基础。1903年12月17日,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首次实现了载人的有动力飞行。  相似文献   
9.
正高速列车在法国和日本率先问世后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们有可能登陆美国吗?2012年,加州立法委给一项名为加州高速铁路(CHSR)的项目拨款77亿美元。该项将把旧金山和洛杉矶连接起来,并且还有通往萨克拉门托和圣迭戈的支线。预算中提到的第一部分是一份680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10.
声音     
"15个最暖年份中有14个发生在21世纪,这说明气候变暖的趋势没有停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研究中心气候学家加文·施密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SA)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分析报告,证实了世界气象组织(WMO)此前的一份预测无误,即2014年超过2010年、2005年和1998年,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过去12个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长期平均值高出0.68℃。加文·施密特指出,全球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