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43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德育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既要有继承,也要有延伸,继承是基础,延伸是需要。  相似文献   
2.
倪秋霞 《科技信息》2008,(21):270-270
爱国主义教育是义务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光辉历史、伟大成就有一种自豪感,使他们具有爱国之心。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块沃土。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之中,使人们在享受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冶过程中,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那么,如何教好这门学科,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音乐教师探讨的课题。现就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四法:中西文化对比法、课堂讨论法、名人名言翻译法和课内外结合法。  相似文献   
4.
日本高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分析了日本高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即德育教育地位日益提高,教育内容同生活紧密相联,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注重实效。中国高校的德育教育可以从中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5.
曾钦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37-138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德育工作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实行,往往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代的中职类学生,存在着知识水平差,但做人的态度更差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其他科任教师要根据实际,寓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中。在教学中,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数学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养成中教学,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相似文献   
6.
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他是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出身工匠,自称“贱人”.墨子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熟读很多的古代典籍和史书.他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很强的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亟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拓宽德育渠道,构建德育网络,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就网络社会道德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点,提出了大学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措施;包括:弘扬民族文化,建立专门网站,形成专业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对大中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引导青年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校德育创新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创新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树立创新的德育教师观和学生观对强化有效的德育举措十分重要,德育创新必须注重马列主义、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教育,结合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探讨德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