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26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1篇
现状及发展   74篇
综合类   37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628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979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811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512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4篇
  1938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数据在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分析了大数据的概念,对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大数据集成、集群计算、大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可视化进行了框架式讨论,并给出了大数据开源实现平台的技术组件,最后对大数据的挑战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华人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造诣较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华人杰出物理科学家群体为样本,应用SPSS13.0数理统计软件对该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地域、受教育及出国留学经历、归国时间及工作单位、学科领域等情况进行计量分析,概述这一群体的若干特征,引导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的学术体制中,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发展往往面临种种限制。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虚体机构,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诞生与发展面临种种体制性因素制约。从最初的艰难创业,到一步步获得肯定与嘉奖,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创建者的不懈努力和主管校领导、各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创建和发展的历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跨学科研究机构发展的现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的颁奖典礼上,我们遇见了10位优秀的青年女科学家,她们向世人证明,科学家也可以很时尚很美丽!走近"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1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有10位优秀的青年女科学家从183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此殊荣。"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于2004年联合设立,是欧莱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2月,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公布了荣获第一届澳中成就奖的获奖者名单,澳大利亚著名华裔科学家逯高清,布里迪斯托庄园和悉尼交响乐团荣列榜单.澳中成就奖旨在颁发给为促进澳中艺术、企事业及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或社团,三个领域中各选一位个人或组织获奖.首届澳中成就奖共有80多位个人和组织获得提名,12位个人与组织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经过严格的评选,澳中  相似文献   
6.
郝萍 《河南科技》2006,(7):22-2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创新理所当然是时代的宠儿,科学与艺术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殊不知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对于科学家的心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通过审美教育促进科学的进步与创新,当代审美教育“以美促创”的新内涵、新功能亦成为当前审美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8.
再有十天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就要与公众见面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的诺贝尔奖,再唠叼几句。 去年日本科学家小柴吕俊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同获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与美国、瑞士两位科学家同获化学奖。日本在连续三年内获得了4个诺贝尔奖。如果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日本第一个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底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美国影片《大西洋底来的人》曾因此而风靡一时。但到今天为止,没有人能弄清这种海底生物究竟是什么。不过近几十年来关于海底人的目击资料表明,它们确实存在于这个地球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