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89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389篇
教育与普及   80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4篇
现状及发展   91篇
综合类   896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47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厦门市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已由政府单向管理向以政府为主引导,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以及自贸区等载体参与其中的多元治理体系转变,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托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氛围营造不够等问题。厦门市应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参与托管的意识、提升托管机构的服务能力、激励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加强宣传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提升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研究需要研究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以了解大脑产生、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机制。植入式神经微电极作为一种传感器件,是时间分辨率最高的神经电活动传感手段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几种主要的植入式硅基神经微电极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分析表明,未来通过不断结构优化和改性修饰,特别是在高通量的神经记录方面,通过与同样基于硅材料的电路的集成,硅神经微电极能够进一步提高生物相容性,解决大规模的电极通道体内外传输与连接问题,实现对神经元的在体大规模长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期间,小土豆收到了不少礼物,他最喜欢的是堂哥送的几块彩色小石头,觉得它们很可能是玉石。妈妈知道了,说:"市里有个古玩城,咱们去开开眼界吧。"古玩城里琳琅满目,小土豆特别关注那些美丽的石头。有位哈桑伯伯是地质学家,和妈妈很熟。他领着小土豆逛古玩城,告诉了小土豆不少和玉石有关的知识。什么叫玉石呢?哈桑伯伯说,根据我国珠宝玉石鉴定标准,"天然玉石"的定义是:由自  相似文献   
5.
6.
采用纳米微乳液法,以三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EO-PPO-PEO)为表面活性剂,乙酰丙酮镧(III),乙酰丙酮锰(III)和乙酰丙酮锶(II)为前驱体,1,2-十六烷二醇为还原剂成功合成了水溶性La0.88Sr0.12MnO3纳米粒子.FT-IR分析证实该纳米粒子表面存在PEO-PPO-PEO分子,XRD和TEM分析表明该纳米粒子基本上呈球形、粒径分布窄、结晶度高,VSM测试表明该纳米粒子室温下显示软铁磁性.纳米粒子在水中快速和高效的分散收集过程,表明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磁操控性.  相似文献   
7.
国家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和环境扶持力度,使小微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遇到较大的人力优化问题,文章将从选、育、用、留四个方面对小微企业人力优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9.
引入了一类不可微多目标数学规划的高阶对偶模型。在广义凸性条件下,建立了弱对偶性定理。其结果推广和统一了近期文献上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3种洗洁精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0.25%~2.00%),3种洗洁精均可诱发明显的微核效应(P<0.05或P<0.01),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