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红峻 《科学之友》2008,(2):117-118
通过分析弗罗斯特的两首名作,《摘罢苹果》和《雪夜林边驻马》,逐渐揭开它们迷人面纱之下潜藏的低调的悲哀,分析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面对人生的不尽如人意时所能选择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
《雪夜林边小立》是罗伯特.弗洛斯特所写的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他善于从音韵特征、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去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他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描写,把平淡无奇的东西点化成意味深长的诗韵。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雪夜林边小立》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名诗《补墙》可谓脍炙人口,但遗憾的是关于《补墙》的评论却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进一步对此诗做深入的分析与解读。诗中出现的三种对立与并存的力量所产生的艺术张力贯穿整个诗篇,这三种力量分别来自"某种东西"、"冻土地"和"猎人"。他们分别象征着上帝、自然和社会。本文就以上三种力量在各自及彼此的冲突和张力中是如何保持微妙的平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弗罗斯特的两首名作,<摘罢苹果>和<雪夜林边驻马>,逐渐揭开它们迷人面纱之下潜藏的低调的悲哀,分析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面对人生的不尽如人意时所能选择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弗洛斯特是深受读者喜爱的美国20世纪诗人,他的诗歌素以“简朴下的深邃”而著称。弗洛斯特在其抒情诗中借助树林的象征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出人类的心灵真相。本文以他的两首诗歌为基点。再探析诗人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挖掘并表彰了诗中潜在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热与社会等四重矛盾性的深邃主题。  相似文献   
6.
弗洛斯特的诗歌明显地流露出一种虚无思想,这种思想往往借助星光意象产生顿悟,从而实现诗中"我"的精神升华:虚无与超越.这种"实现"主要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死亡意识、孤独意识和梦幻意识.诗人的虚无思想有其产生的根源,这种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1913年罗伯特.弗洛斯特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并获得成功以来,他的诗为全世界所传诵。在此,将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两首代表作置于现代意境中重新加以诠释,从中感受作品不同凡响而寓意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为了加深和延长读者的审美感知过程,诗歌中大量使用模糊性语言,本文以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为文本,从“我”的身份的模糊性、措辞的模糊性以及诗歌主题的模糊性三个方面来分析诗歌的模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