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东露天铁路专线所经过的采空区特点,分析了典型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和上覆岩层移动形式,提出该地区采空区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碳酸盐岩层的古生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的碳酸盐岩层中发现有藻类、介形虫、有孔虫、腹足类、多毛类等化石.除藻类外各种生物的数量都比较少.生物具有个体小,壳体构造简单,多样性低等特点.所有生物都属于广盐性生物.根据该区古生物特征分析和与其它地区的对比,认为当时该区生物生长于内陆半咸化湖至咸化湖环境,而不是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参11.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下矿山岩层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地下金属矿山岩层移动预测,结合模糊数学对选取的地表移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各因素之间及其与岩层的移动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关系,移动角的大小与选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从理论上证明可以预测由于开挖引起的岩层和地表移动的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4.
岩盐溶腔覆岩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概率积分法研究了岩盐水溶开采引起的溶腔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得出了覆岩的移动表达式及溶腔中心点处覆岩的下沉及变形公式。其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岩层移动的复合介质模型及其工程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采场上覆岩体视为大系统复合介质,建立岩层移动的层状-离散二重介质模型.采用薄板层状介质解析与离散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整个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从而为研究减缓地面沉降技术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举一实例作为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山高陡岩石边坡失稳的三维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大冶露天矿边坡失稳的三维离散元分析,讨论了边坡失稳原因,不仅为滑坡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对高陡岩岩边坡失稳机制的认识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岩层初始挠度对单层褶皱的影响;运用数理理论求出自由岩层褶皱的挠度微分方程以及临界轴向压力p与岩层弯曲的褶皱波阶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了在自由岩层受力褶皱时,与轴向力在同一平面上的初始挠度以一阶波影响最大.这对进一步研究岩层的褶皱变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特殊地质(断层破碎带、流沙层、淤泥层、砾石层等),这些不同的特殊地质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各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平巷在掘进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必要的时候还需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进一步在安全控制技术措施上作出相应地分析调整,采取更完善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更好地为以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价值,以期产生更好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坡度、大规模的露头剖面考察中识别范围不足,面貌不全、人工依赖大、精度差、数据共享低的状况,使用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摄取露头剖面影像,建立毫米级精度的全景三维模型,采用Web GIS技术,自主研发网络版数字露头平台,实现露头数据的共享。为重构某一局部岩层面,三维模型表面需建立一个贴面。数字地球引擎Cesium内置方法、边界面法建立贴面时,出现了贴面范围不准确、内部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一种在Web虚拟场景上充分利用空间场景几何特征与空间距离度量关系,自动判定岩层剖面特征点的新方法。特征点作为加密点在空间范围内构建三维Delaunay三角网,准确标定出某一岩层范围,实现了剖面岩层的重构。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构的岩层范围正确,内部连续,结果清晰,为地质资料知识库构建提供辅助手段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下,文章建立了饱和油水两相渗流与变形孔隙-裂隙双重介质耦合作用的理论来模拟裂隙砂岩储层中的油-水渗流,提出了基于双孔隙固相系统变形与油水两相渗流的全耦合力学模型;在对力学模型给予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解耦的有限元数值解方法对裂隙储层的两相流体压力、饱和度以及储层变形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裂隙储层流体运动主要由裂隙变形、油/水的PVT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