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3篇 |
教育与普及 | 7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篇 |
综合类 | 1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嵩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面积464km2,出露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代同堂"的地层剖面,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齐全,由三个地层不整合面反映的前寒武纪三次地壳构造运动的存在,使嵩山成为一部地学百科全书.嵩山是25亿年前的嵩阳运动,1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后和5.43亿年前的少林运动的命名地. 相似文献
2.
寒武纪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是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之前的地层的动物化石较少,而在寒武纪的地层中,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有的古生物学家甚至认为动物各门的祖先在这个时期都已出现,称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寒武纪动物群是1909年在加拿大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动物群 相似文献
3.
任玉梅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14,(2)
正美国著名的Discovery网站上的一则报道,在国际古生物学界引起巨大震动。而引发这一震动的化石,则来自千里之外的中国贵州江口县翁会村一个无名的小山坡\"一个八臂造型的东西,看上去更像是某个现代党派的徽章,而非是比第一只恐龙出现还要早3亿年时,统治海洋的远古生物。\" 相似文献
4.
5.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打开时限:来自斜长花岗岩的制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驼背岭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锆石Hf同位素成分.斜长花岗岩的SIMS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504.8±4.2和491.6±1.5 Ma,相当于中-晚寒武世.斜长花岗岩中锆石具有正的?Hf(t)值(11.46~15.16),反映其源区为亏损型地幔.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斜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富Na2O、贫K2O的特点,同时具有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平坦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综合地球化学资料以及野外观察结果可知,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含水条件下辉长质岩石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部分熔融形成的,其形成年龄略晚于洋壳的形成时代.这一成果表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开启时限为中寒武世以前.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恒山地区出露有不同层次的地壳,是研究构造相最理想的地区之一。作者对该区早前寒武纪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层次的褶皱、断裂、布丁化岩石及同构造分泌结晶脉的宏观地质特征和与其相关的微组构特征,结合当前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变质岩构造相新的划分方案,并对该区进行了构造相的划分;综合地质单元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变形变质特征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对区内早前寒武纪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地壳演化和构造相相变成因进行了探讨。合理地解释了变质岩区普遍发生的所谓"同岩异化"和"异岩趋同",或"同物异相"和"同相异样"现象,为变质岩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恒山角闪麻粒岩相高级区代表中-下地壳的过渡带、拆离带,其典型的构造样式、物质组成、变质作用及深融作用对于研究中下地壳的流变习性、地壳分异作用、早期大陆裂解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皖南蓝田剖面皮园村组为一套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期(约550~532 Ma)沉积的黑色硅岩.皮园村组硅岩样品的w(Ce)/w(Ce*)为0.68~1.08(平均0.85),w(La N)/w(Ce N)为0.56~1.52(平均1.10),指示它们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剖面下部与剖面上部样品具有明显不同的稀土配分:剖面下部样品的REE低,具有与现代海水非常相似的稀土配分,表明受陆源碎屑物质影响很小.虽然剖面上部样品依然保留了海水的某些特征,如Ce的负异常和Y的正异常,但总体显示出平坦的REE配分形态,且REE高,接近平均页岩,表明剖面上部样品受陆源碎屑影响大.w(Al2O3)也表现出下部样品低(0.03%~0.94%,平均0.41%)、上部样品高(0.74%~5.04%,平均2.98%)的特征.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皖南皮园村组硅岩很可能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其沉积水体由于海退的影响逐渐变浅,由深水盆地边缘环境转变为斜坡环境.硅岩沉积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可能造成水体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从而对早期生命的出现、演化和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隐匿在远古生物化石里的奇妙构造,向我们泄露了一个天机:原来,5亿多年前海洋里的众生已经披戴了极尽妖艳的体色。“目睹”生命大爆发时代的色彩,已无须像画中的孩童那样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10.
何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6):826-826
在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的评选中,由于在进化生物学中一个重大难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澄江动物群”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舒德干教授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在此前,舒德干教授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联合另外两位科学家申报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成果已经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