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粒径小于10 μm的宇宙尘含有较地表沉积物高的稀有气体同位素3He/4He比值和3He浓度, 地表物质平均3He/4He比值不足0.1 RA (RA即 air ratio, 是大气中3He/4He比值, RA = 1.4×10-6), 而宇宙尘3He/4He比值却大于100RA. 因此, 沉积物中宇宙尘的加入可以从3He/4He比值反映出来. 本文以典型的洛川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 对磁性地层B/M和M/G界线附近的样品进行了氦同位素测试, 以探索黄土堆积的宇宙尘纪录. 对8个样品的原岩样、提取的磁性矿物和石英颗粒分别进行了测试, 发现磁性矿物的3He/4He比值较陆壳的值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3He和4He含量也均明显偏高, 特别是磁性矿物的3He浓度比石英颗粒高出了2~3个数量级, 比全岩部分高出了1~2个数量级. 这些结果表明, 洛川黄土中磁性矿物的高比率3He/4He可能是由于宇宙尘的注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彭汉昌 《科学通报》1988,33(13):1010-1010
我们已对北太平洋6—13°N,166—178°W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了深海宇宙尘调查研究,并根据该区平均沉积速率和数十个采样站位沉积物中宇宙尘实际含量测定了地球表面宇宙尘年降落量。结果表明,各个站位的测定值比较相近,都在每年降落百吨级至千吨级尘埃粒子的范畴(粒径大于60μm),同前人使用同种研究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李增慧 《科学通报》1991,36(8):617-617
自1987年开始对前寒武纪宇宙尘开展了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文仅报道蓟县常州沟组铁质宇宙尘及其落地年龄成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08,(1):45-45
根据对全世界收集到的近3000次陨石的研究,按照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可以将陨石分为五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微陨石和冰陨石。其中微陨石是一种降落到地球上的宇宙尘,直径一般不超过1毫米。  相似文献   
5.
宇宙尘表面结构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国飞 《科学通报》1990,35(20):1566-1566
对采自不同地质体中的宇宙尘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尘颗粒均具有特征的表面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于探讨陨石坠落过程中的消融作用并进而揭示宇宙尘的成因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蓝田黄土地层中的两次天文地质事件记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锡浩 《科学通报》1991,36(23):1799-1799
我国黄土高原的巨厚黄土地层,经风尘沉积后基本上未经内外营力改造,是保存最近2.5  相似文献   
7.
王尔康 《科学通报》1995,40(3):243-243
自苏州A型花岗岩中发现宇宙尘后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即宇宙尘是否仅赋存于一种类型的花岗岩中还是可以赋存于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中.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笔者对苏州西部Ⅰ型花岗岩进行了野外考察与室内工作,发现其中也赋存有微球粒.研究表明这些微球粒亦为消融型宇宙尘.  相似文献   
8.
黄土中微玻璃陨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袁宝印 《科学通报》1989,34(22):1725-1725
一、研究剖面 中国黄土以陕西洛川黑木沟剖面研究最为详尽,该剖面黄土层厚135m,根据岩性划分为坡头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等。黄土层之下为厚约15m的红粘土,两者呈渐变关系。古地磁测定表明,黄土与红粘土界线大约距今240万年。红粘土含蜗牛及中间  相似文献   
9.
西安附近马兰黄土中的宇宙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济湘 《科学通报》1995,40(1):58-58
中国西北部半干旱-干旱区内的第四纪黄土地层是由风(风易)尘沉积构成,沉积过程基本连续,以后亦未经受明显的地质改造,所以,黄土层序应是保存这一时期的地外陨落物的理想场所之一.基于此,作者选择晚更新世沉积的马兰黄土层(L_1),研究其中保存的宇宙尘及丰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苏州西部Ⅰ型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尔康  林承毅 《科学通报》1995,40(3):243-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