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大青山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青山东段4件基岩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获得该区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历史,并探讨大青山现代地貌的形成。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57.7±3.8~50.4±3.3 Ma,封闭径迹长度分布在10.7±0.4~9.9±0.1μm之间。热历史模拟结果表明,大青山地区存在晚白垩世(约100~90 Ma)和中?晚中新世(13.5~7 Ma)以来两个快速抬升冷却阶段,13.5~7 Ma以来是本区剥露最快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隆升造就现今大青山的地貌格局。  相似文献   
2.
“三好砾岩”局限地分布于北京市周口店地区太平山北坡的大砾岩山和小砾岩山,产出于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本溪组(C2b)底部,上与本溪组(C2b)的红柱石角岩整合接触,下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O1m)的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并呈月牙状分布.该文将“三好砾岩”与内蒙古大青山煤田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拴马桩组(C2sm)砾岩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物源及沉积环境,认为“三好砾岩”物源为下伏青白口系长龙山组(QbX)的石英砂岩,且其为近山滨海平原沉积.并通过对“三好砾岩”和大青山煤田晚古生代砾岩的对比分析,为晚石炭世早期晚时第二次二级大海侵时,华北地台北缘沉积环境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描述鹦鹉螺化石3个种(其中一个新种)5个未定种和一个属种未定,分属4个科,这些化石产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一套白云质灰岩中,对于该套地层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由于没有发现确切的生物化学,其时代一直很信确定,多数专家将其划归晚元古代什那干群。通过细致的野外工作,在庐套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早奥陶世的生物化石,除文中描述的鹦鹉螺外,与之伴生的还有笔石、腹足类和腕足类等化石,这些化石的发展可以断定该套地层的时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早作植树已十年有余,多年来与旱作生态研究的专家、教授合作,在黄河沿岸的沙丘里,在大青山山前早坡上,采用早作技术,定植经济林,栽植生态林,累计五、六十万株,大大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此技术将单个分散的早作技术,有机的按顺序衔接起来,形成了整体技术,一环扣一环,最大限度地收到了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阴山山脉中段,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本文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和样点法对该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不同季节鸟类种群数量,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析鸟类在季节分布上的差异。共记录到鸟类115种,隶属于17目39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留鸟45种,夏候鸟42种,冬候鸟7种,旅鸟21种。不同季节鸟类种数差异较大,鸟类多样性及结构存在差异,春季鸟类物种数量最多,冬季鸟类个体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研究结果将为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长期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地区斑羚(Naemorhedus goral)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青山地区斑羚(Naemorhedus goral)的数量分布、调查方法、估算以及现状等作了记述,并且将1997年调查结果与1988年和199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数量变动的原因和今后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地区糜棱岩带中石英的显微构造、动态重结晶、TEM及石英岩组学方面的观察研究,发现石英的塑性变形显著,以缎带状石英产出,发育各种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变形带、波状消光和亚颗粒显著,TEM观察到石英中有直线状位错,岩石组学研究显示出,石英具有高温变形和多期构造叠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的40Ar/39Ar年龄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正宏  徐仲元  杨振升 《科学通报》2003,48(20):2193-2197
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在石拐中生代沉积盆地南侧, 由一系列由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相互叠置构成的复杂逆冲推覆体系, 具有多期逆冲推覆变形演化历史. 为了确定构造变形时代, 对断层带内同构造黑云母和白云母分别进行了常规40Ar/39Ar和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研究, 获得了193.7±3.9 Ma和121.6±1.6 Ma两个等时线年龄, 表明了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具有两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 早期发生在印支期, 晚期发生在燕山期. 同位素测年结果与野外地质关系符合一致, 印支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是由南向北推覆, 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东西方向展布的大型逆冲断层和褶皱构造, 晚期燕山期逆冲推覆变形向北北西方向推覆, 叠加改造了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的40Ar/39Ar年龄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在石拐中生代沉积盆地南侧, 由一系列由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相互叠置构成的复杂逆冲推覆体系, 具有多期逆冲推覆变形演化历史. 为了确定构造变形时代, 对断层带内同构造黑云母和白云母分别进行了常规40Ar/39Ar和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研究, 获得了193.7±3.9 Ma和121.6±1.6 Ma两个等时线年龄, 表明了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具有两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 早期发生在印支期, 晚期发生在燕山期. 同位素测年结果与野外地质关系符合一致, 印支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是由南向北推覆, 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东西方向展布的大型逆冲断层和褶皱构造, 晚期燕山期逆冲推覆变形向北北西方向推覆, 叠加改造了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古生代三叶虫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采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以断块状分布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3个属、2个种和2个未定种。即Luaspides lingyuanensis Duan,L.sp.,Manohuriella macar(Walcott)和Pseudasaphus sp.。虽然它们均是已知属种,但在该地区是首次发现。由此可以确定这套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老变质岩之上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其基位属下古生界,时代最晚为毛庄期开始沉积。该发现解决了该套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同时对于区内古生界和元古界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