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地雷     
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利用近红外光线的新型装置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障碍。不过,治疗价值仅限于感觉功能并未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被动声定位是智能地雷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声传感器阵列测向确定了目标的方位角信息。通过Cramer—Rao下界分析了影响测向精度的因素,并将极大似然估计应用于智能地雷均匀圆阵的测向技术中,通过外场测试对坦克目标进行了相关的测向分析,结果表明精度满足智能地雷的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声-地震耦合的室内声波探雷实验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声波探雷机理,设计了一个基于声-地震耦合原理的室内声波探雷实验系统.首先,简述声波探雷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介绍室内声波探雷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实验方案;最后,用一种反坦克塑料教练地雷进行实验,重点讨论实验系统的可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3条地表振动曲线基本重合,表明所设计的实验系统的可重复性良好,满足测试要求,可用于实验室条件下声波探雷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我方强大的火力攻击下,敌人被层层逼退,逐渐远离防线,现在正是进攻的好机会!你发号施令,让装甲部队快速冲击,准备乘胜追击,将敌人全部消灭。  相似文献   
5.
地雷战》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电影,电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战法。但有人不禁要问,当时的中国北方庄稼汉连字都不认识,那么他们又怎能造出如此精妙的地雷,而且就连八路军中也极其缺少地雷制造的专业人员。其实在华北地雷战中,有着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其事迹与前方战士同样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雷场的雷达侦察发现概率,提高地雷的障碍效果和生存能力,研究了微波吸收材料新型地雷壳体以提高防雷达探测性能,讨论了地雷目标雷达散射特性。当微波从壳体顶部或正侧面照射时,雷达散射截面(RCS)较强。采用羰基铁和铝合金粉为吸收剂设计和制作了微波吸收材料,在2~18GHz频率内的微波吸收衰减超过10dB。选用不锈钢纤维和羰基铁粉并采用注塑工艺制作了具有电磁屏蔽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地雷壳体样品。合成孔径雷达(SAR)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从壳体顶部或正侧面照射时,RCS在8~12GHz频率内的微波衰减达到10dB。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声共振探雷模型对地雷的鉴别能力,研究了不同掩埋物对声.地震耦合效率的影响.首先,简述声波共振技术探测地雷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系统;其次,检测在没有埋藏物、埋藏地雷及埋藏砖头3种情况下声波激发的地表振动速度的幅频特性曲线;最后,用有无掩埋物地表振动速度相对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地雷对地表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埋藏地雷与没有埋藏物的地表振动速度的比值在很宽的频带内大于1,地雷能引起地表振动状态的明显变化.表明掩埋地雷能提高声一地震耦合效率,声共振探雷模型具有较强的地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薛胜 《科技潮》2004,(11):52-53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从古至今,人们对偷粮食、咬衣物的老鼠没有什么好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鼠类在众多科学实验中充当了不可替代角色,比如在军队中,它就可凭“一技之长”而大显身手,担当起了“扫雷使者”,干上了不可轻视的另类“差事”。  相似文献   
9.
三、复活的白骨道路愈来愈险要难行,五月的天气在这里变化叵测。狂风暴雨中,不时有鸡蛋大的冰雹砸落下来,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巨大的火球成双成对地出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藏地滚地雷,遇到障碍物就会爆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假若碰到了人畜,那惨象可想而知。不但如此,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智能雷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智能雷随动系统的构造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