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前,同济大学成立了海洋地质系,其前身是1970年创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海洋地质专业,1972年2月迁入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1975年正式成立海洋地质系。1982年首批获得海洋地质学专业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建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汪品先、马在田两位教授同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海洋地质系更名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98年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0年和2001年,相继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更名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2005年,科技部批准在原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20世纪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的十二大重要发现,并对每大发现的内容、重大影响及意义、时间、主要发现者及目前遗留问题等均作了必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本院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三个本科专业,有3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6个博士培养方向以及10个硕士培养方向。本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211”工程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有“长江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2003年获得…  相似文献   
4.
由于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与之有关的数学问题(如逆问题)日益成为数学家关注的研究课题。本书汇集了2002年9月15~21日在意大利Martina Franca举办的与本书同名的C.I.M.E.夏季学校的部分课程讲稿和一些有关论文,涉及成像技术的数学理论及在不同领域(如医学、地球物理学、工业生产等)中的应用,是一本关于该课题研究成果和动态的前沿性专著,  相似文献   
5.
晓洲 《今日科技》2008,(1):51-53
[目的地]南极内陆最高点南极冰穹A [任务]开展冰川、天文、地质、地球物理学考察及相关基础测绘 [亮点]为第3个南极科考站选址、首台南极望远镜、智能机器人、自动天文观测站  相似文献   
6.
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essor Yang Yonghui of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Resources Research,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CAS,have revealed the magnitude and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air pollution on sunshine hours in 38 big cities across China.These results have recently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VOL.117,D00V14,doi:10.1029/ 2011JD016753).It was funded by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from MOST and NSFC.  相似文献   
7.
岩石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强衰减特性,谐波测量的难度较大。建立超声谐波测试实验系统,采用单频脉冲串(tone burst)激发、门控放大、脉冲反转和叠加等增强二次及高次谐波,研究岩石超声谐波的发育与振幅特征,定义名义非线性系数,分析单轴应力下岩石超声谐波及名义非线性系数随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谐波包含了丰富的岩石内部结构信息,表征了岩石的非线性特性,利用先进的仪器系统,采用谐波强化技术,可有效地获得岩石的超声谐波及其振幅,进行岩石非线性特性、微结构变化与损伤演化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选用探地雷达探测了三组地下管道,比较探测结果与管道的实际埋藏情况得出,地下管道在雷达探测剖面图像上呈双曲线形态,探测水平误差取决于探测物理点的间距,深度误差±0.05m.  相似文献   
9.
地球考察     
Gava.  H 林克强 《世界科学》1991,13(3):25-26
对未来环境的忧虑推动了对太空的研究.然而现在注意的焦点不在远距离星系,对于地球本身该是作长远考虑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地球物理能够给出地下三维结构,不仅为认识地球提供了基础资料,而且为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服务。尽管地球物理本身的存在着反演问题没有唯一解答的困难,并且面临一系列非线性情况,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以及地球物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深化与进步,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