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娟 《科技信息》2007,(15):142-142
案例教学是国际私法的内在要求。为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有必要明确国际私法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案例选择的标准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范诚 《当代地方科技》2011,(24):145-146
国际私法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目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方法与我国法律职业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本文首先对现有一些教学方法进行评析,得出了这些教学方法都不能贯穿于国际私法教学的的始终更不能取代课堂教学的结论:接着通过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诉讼过程探索出国际私法教学的新方法——一二一教学法”即”一个典型案例”、”两种逻辑方法”和”一套诉讼程序”.又称程序推演法.最后分析该方法的优越性及其实施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私法译著在我国大量出现.改革开放三十年国际私法译著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一定的特点,但仍然存在诸多缺憾.国际私法译著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介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深入剖析国际私法译著的未来走势.伴随着国际私法"多元化"和"趋同化"的国际趋势,国际私法译著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走势:国际私法的翻译更加具有专业化和更加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内部未决问题主要通过公约第7条第2款解决.内部未决问题的界定应从公约背景及目的进行考察.内部未决问题解决的第一路径--一般原则方法应涵盖类推法.一般原则主要包括意思自治原则、合理原则等.内部未决问题解决的第二路径--国际私法路径是有条件的适用,易造成法律适用结果的不确定性.内部未决问题解决的第三路径--将UNIDROIT和PECL作为空白填补的新标准应谨慎.  相似文献   
5.
舒卓琼 《科技信息》2011,(16):21-21,23
法学教育中引入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但这一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国际私法作为法学教育核心课程之一,有着自身特殊性质,应该推广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和讨论,并形成两种观点,即:“趋同论”和“特色论”。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私法的特殊性的认识,文章指出,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取向应坚持“两点论”。  相似文献   
7.
法律规避究竟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独立的制度,还是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理论界。法律规避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独立的制度,从实践层面讲,存在着意图认定上的主观性、效力认定上的矛盾性和处理后果上的消极性等缺陷;如果看作是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解决实践中的缺陷,从理论上讲也具有合理性。在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法律规避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冲突规范与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冲突规范与正义的关系作出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其一是“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并未处于两难境地;其二是正义对当代冲突规范的主要要求在于它要为建构国际民商新秩序而服务。  相似文献   
9.
法律的社会化是世界法律发展的一大新趋势,是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结果。作为法律部门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国际私法,也受到了法律社会化的影响,即出现了国际私法的社会化。国际私法的社会化产生于日益活跃的国际民商事交往,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表现为国际私法的趋同化等特征,并对国际私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考虑到国际私法的社会化这一因素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目前存在司法权论、契约论、混合论及自治论等四种理论。至今,这四种理论还未形成统一认识。对国际商事仲裁性质的正确认识必须基于以下几点法理考量:意思自治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意思自治的法律效力源于法律的确认和规范,而立法不能无视国际商事实践对其作出任意性限制;尊重意思自治是司法介入仲裁的前提和基础;司法介入仲裁的目的是保护商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