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一座大型厂矿文化宫建筑设计实例,扼要论述了多功能厅堂的设计要点,结合我国目前多功能厅堂使用状况,提出以电声为主的设计原则和实施办法,以改善多功能厅堂的音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音乐厅堂音质主观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厅堂音质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对于搞好厅堂音质设计,促进厅堂音质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厅堂音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各因素对音质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就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三峡大学逸夫楼音乐厅进行音质主观评价,证明该方法合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鲁班之妙法     
《安徽科技》2013,(5):37
正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有一次率领一帮能工巧匠建造一座华丽的厅堂,当刚要立柱子、盖屋顶的时候,鲁班忽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把作柱子用的一些名贵的香樟木锯短了。这可不是一桩小事。一则香樟木价格昂贵,不是轻易赔得起的;再则已接近限定的完工日期,如再去外地重新购买香樟木,必将因延误工期而受罚,甚至还会吃  相似文献   
4.
厅堂音质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各种因素对音质评价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在进行主观评价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文中提出了音质评价的9个指标体系,利用一次歌剧演出的机会,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某音乐厅进行音质主观综合评价,并得到了该音乐厅在歌剧类演出时的音质主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厅堂中低频段声波的反常衰减(称为坐席低谷效应)特点作了总结,概括了近几十年来坐席低谷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指出低谷效应在时域的特性.文中介绍了低谷效应怎样影响了观众的听感,根据一些作者实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重点说明了降低坐席低谷效应的方法,包括在坐席间设置吸声器、在坐席下设置空腔及使坐席起坡等.  相似文献   
6.
钱城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0):1486-1488
厅堂音质是指观演类建筑的听音效果,是目前建筑声学的研究热点。关于厅堂音质的评价虽然有众多的指标,但最终的评价还是取决于人的主观听闻。特别有意义的是对那些处于方案设计阶段或尚未建成的厅堂,如影剧院、音乐厅、礼堂、体育场馆等等,如果能够预先感受其模拟的听音效果,即实现音质的仿真,那么对于指导其建筑声学设计,使之建成后达到理想的音质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将在消声室内录制的“干”信号,经模一数转换,做仿真在建厅堂脉冲响应的卷积运算,再经数一模转换,输入耳机发声,做到可听化,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厅堂音质仿真,为继续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具有听音要求的房间具备良好的声学条件,通过对语言清晰度、听众接收到的声压级、听众的听闻阈、演讲者的口语声可懂度等值线、听闻者的辨别闻、室内的声学条件、房间体型、室内背景噪声等参数的极优取值,可得出室内听闻极限距离等于20.32m.  相似文献   
8.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7千米,洞穴总长度12.1千米,有31个厅堂,其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厅堂有6个,最大的厅堂长310米,宽170米,高50米,面积4.62万平方米,容积207.9万平方米。洞穴系统有4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的响度优选值,在数个民乐实际演出厅堂里进行声压级测量,并同步进行音质响度评价,总结得出中国民族音乐欣赏的响度优选值为81至89dB,该结果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演出模式以及演出厅堂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环境声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人居声环境,关怀人们的听觉感受,使人们能够欣赏音乐和其他美好的声音,摒除或降低噪声与振动干扰;良好的声环境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提升生产力及工作效率以及利于人们的思维和学习都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环境声学及其3个分支学科———厅堂声学、噪声控制学及声景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建筑环境声学目前值得重视的若干前沿热点研究课题,同时介绍了笔者及所带领的团队在若干热点问题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