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5年10月我们研究组成员一行前往新疆吉木萨尔县以西45公里的“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进行了普氏野马现状调查。自1986年我国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进18匹普氏野马,并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吉木萨尔县境内建立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开始了野马的饲养繁殖和科研工作。截至目前,这里共繁殖野马234匹,已繁殖四代,繁殖成活率达80%以上。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中,世界上首批被放养的普氏野马开始了野外“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2.
学芝 《自然与人》2012,(2):43-45
一位坚守戈壁14年的女孩,以戈壁为家,以野马为伴,用真情呵护野马,在多年的青春守望中,与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写下了30余万字的日记和野马观察记录,潜心记载了和野马共同生活的经历.在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普氏野马在中国放归的首选地——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总面积约1.48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周边各  相似文献   
4.
野马回归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28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随着一声号令,27匹人工饲养的野马冲出了围栏的大门…… 野马野放后,专家们欣慰地看到:野马能适应野外的环境,能自己觅食,寻找水源,身体健康,在头马准葛尔11号的带领下,团体很稳固,能共同对付狼等天敌的进攻,除一匹小马被狼咬伤外,其  相似文献   
5.
彭向前 《大自然》2013,(5):20-23
卡拉麦里山是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横卧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一个完整的低山系,是天山绿洲与阿尔泰山河川连接的纽带,更是阻挡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向东肆虐的天然屏障。独特的自然环境、低密度的水草状态,使这里极少受到人为干扰。780年前,随蒙古大军远征中亚的后金名士耶律楚材曾用"千群野马杂山羊,赤熊白鹿奔青獐。壮士弯弓殒奇兽,更驱虎豹逐贪狼。"的诗句,描绘蒙古大军冬季狩猎的盛况。  相似文献   
6.
为放归野马开辟安全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2001年秋季实施普氏野马野化放归计划以来,迄今已逾6年。这期间野马遭遇了干旱、严冬、畜群干扰等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2007年8月至10月间相继发生的5匹野马被车撞死事件,是野马  相似文献   
7.
东准噶尔滴水泉地区发现洋中脊型蛇绿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准噶尔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南侧30~40 km的滴水泉地区新发现了一套蛇绿岩.该蛇绿岩由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斜长岩、玄武岩以及少量的硅质岩片组成,本研究获得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16.8±3.2 Ma,时代为早泥盆世早期.这套蛇绿岩构造侵位于一套年龄为405.7±5.8 Ma的岛弧火山-沉积地层中,或在早石炭世的后碰撞花岗岩中呈顶垂体产出.主量元素上,该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具有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一致的低Al2O3,TiO2,P2O5,K2O,高MgO,CaO特征;稀土元素上,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均为LREE明显亏损的配分型式;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除Rb,Ba,U,Sr等活泼元素有异常波动外,总体上表现为平坦型的分布特征,其中玄武岩中的各元素的丰度与N-MORB十分一致,辉长岩和辉石岩中各元素的丰度则相对N-MORB明显亏损,具堆晶超镁铁-镁铁质岩的特点.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结合Hf/3-Th-Ta,TiO2-FeO/MgO,Ti/1000-V,Zr/Y-Zr等构造判别图解结果,认为该蛇绿岩应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是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古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洋盆岩石圈残片,该洋盆打开于中志留世之前,在晚泥盆世之前闭合,随后进入后碰撞-陆内演化阶段.滴水泉洋中脊型蛇绿岩带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时代和成因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中的蛇绿岩可能并非单一成因,而是本次发现的洋中脊型蛇绿岩和其北侧的俯冲带型蛇绿岩因后期构造混杂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卡拉麦里金矿带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为低山丘陵区。通过在该带两个区开展岩屑测量,圈定了一些有价值的异常。对十个以金为主的综合异常进行检查验证,共新发现14条蚀变岩夹石英脉型含金蚀变带(金矿化脉),其中,金品位高于0.50×10-6的金矿化脉有九条,并划分出Ⅰ级成矿远景区3个,Ⅱ级成矿远景区1个,寻找金矿主要在中泥盆统和下石炭统地层中Au异常发育地段,同时构造断裂也发育,是寻找金矿重要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