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刘东生院士的一篇业务小传中,是这样叙述他的科研成就的:他早年师承于杨钟健进行鱼化石研究。1954年他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了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这一点在古地磁磁化率与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结果的比较研究得到证实。他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从1964年起,他参加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20世纪60年代,他开创了我国的环境地质研究。可见,刘东生院士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的确,每当…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2008,(4):4
3月6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3.
刘东生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大家,更是一位慈祥、朴实、率真的老人。他今年将近90高龄,如果没有特殊活动,他一般会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九点,走进他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大街的中科院地质所办公室,开始他一天的工作。前不久,笔者走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与这位具有“大家风范”的科学家进行了3个小时的访谈。  相似文献   
4.
《科技馆》2008,(2)
我们的老馆长刘东生先生于2008年3月6日在北京逝世。他的事迹,他的贡献,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遨游环宇,光耀苍穹”:忆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肖虹 《自然杂志》2009,31(3):185-186
2009年3月6日是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但所有熟悉刘先生人格和业绩的人们对他的思念和崇敬却与日俱增,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所举办的隆重而温馨的纪念会.  相似文献   
6.
刘东生院士几十年来致力于全球变化研究 ,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次、二等奖 3次 ,并荣获 2 0 0 2年泰勒环境奖和 2 0 0 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刘东生院士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敏锐的科学洞察力和出色的科学组织攻关能力是他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 ;同时 ,刘东生院士的经历也说明一个科技工作者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其科学创新之路长青。  相似文献   
7.
1951年莱阳恐龙发掘点滴1951年6~9月,中科院古脊椎所杨钟健带领刘东生和王存义等3人组成考察队,在莱阳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并在金刚口进行了发掘,采集了一大批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在潘云唐所著的《刘东生传》一书中对那段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述:195 1年,山东大学地矿系主任何作霖写信邀请杨钟健去看前一年山东大学师生在莱阳实习时发现的恐龙蛋和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8.
这是他科学人生的辉煌顶点. 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把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他,而他又是仅有的两位获奖人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