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冻结法用于基坑工程时其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了地下水流、冻胀和冻融沉陷对冻结法应用的影响,提出了减小地下水流速影响、抑制冻胀、防止下沉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冻干法制备乳酸菌发酵剂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乳酸菌冻干发酵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对乳酸菌液体摇瓶培养中的参数和超滤浓缩特性参数测定,确定了发酵剂冻干制备的工艺参数.由于乳酸菌冻干发酵剂有着广泛应用,因此,本工艺在实际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于人工冻土墙形成过程相关计算的Sanger—Sayles经验公式是,Fourier热传导方程在单值热物理参数轴对称条件下的求解结果,对结构形成过程中冻结管吸热的计算采用了不合理的温度分布假设,计算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运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完成了对热物理参数非线性变化土体材料的人工冻结过程的计算分析,模拟了冻土墙时空扩展过程,研究了土体内的温度分布以及能量消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的关于冻结过程的能量消耗计算的一般形式,对人工冻土墙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成冻时间的深部调驱剂是以 HPAM为主的复配聚合物 ,由树脂交联剂 1 0 3交联形成的 .由冻胶强度级别的划分定性地测定成冻时间和突破真空度的方法定量测定冻胶强度 .评价了不同聚合物、交联剂及矿化度在不同温度下的成冻时间及强度 ,并作出了成冻时间及强度等值图 .结果表明 :成冻时间在 1~ 3 0 d范围内可调 ,强度 (即 p BV值 )在 - 0 .0 6 0~ - 0 .0 3 0 MPa范围内可调 .由成冻时间和强度等值图可找出具体地层条件下的不同成冻时间及不同强度调驱剂配方  相似文献   
5.
针对冻粘土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通过详细的冻粘土三轴应力条件下长期蠕变实验,讨论了温度,轴压,围压三种因素对冻粘土蠕变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冻粘土三轴流变特性进行了预测,建立了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葬马守护着她的陵墓,丝绸装饰着她的遗体。2400年已经过去,她却被冻结在了时光里。她是一名祭司?还是一个无畏的女战士?现在,让我们来揭开“西伯利亚冰美人”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贝类在冻藏时的质构和蛋白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栉孔扇贝和紫贻贝在冻藏时质构和EPN值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贝类质构和EPN值都随冻藏时间呈线性变化。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质构变得更老,EPN值下降得更低,磷酸盐和氯化钠等添加剂对贝类的质构和EPN值能产生显著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可提高EPN值和嫩化肌肉。  相似文献   
8.
2003年 3~5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通辽市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东南麓山城上的座辽代墓葬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锥柱式桩基础明挖基坑回填土在模拟实际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回冻过程.结果表明,在模拟平均温度为-2.71℃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正温极值时刻表层土体融化深度约6.1 cm,回填土冻结深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增厚,经历13次冻融循环,冻结层厚度达20.0 cm;桩基沿着水平向和纵向对回填土回冻过程产生影响,但其影响范围有限;土体和桩基与空气界面温度存在差异,桩基和空气界面处温度接近低温试验箱内空气温度,土体和空气界面处与空气温度差别较大,正温极值状态,空气温度高于土表温度5.0℃,负温极值状态,空气温度低于土表温度6.7℃.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此类桩基回填土实际回冻过程,为确定模型试验控温条件及数值模拟边界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洞室墓是从先秦时期沿用至今的一种古老墓葬形制,关中地区是洞室墓早期流行的中心地区,学界多认为关中地区的洞室墓起源于战国时期。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梳理,可以认为:洞室墓在关中地区出现的时间早于西周,西周时期仍然存在。不过,这些洞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居住于关中地区的戎人,尚未影响到华夏族群。战国中期以后,洞室墓成为秦文化的重要特征,并随着秦的扩张及西汉定都长安而影响到了东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