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篇
  201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南麓白水河冰碛物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白水河是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南麓大通河的一条支流,在其谷口保存有形态较完整的冰川终碛,终碛剖面中有将该终碛垄分成两次冰川作用的一推积垄,此次用ESR测年技术对采自该剖面中的冰碛物进行了测年研究,推积垄前部上样品测得的ESR年龄为73.0ka,55.8ka;推积垄后部靠近推积垄的一个样品,测得ESR年龄为36.7ka,所测得的ESR年龄与终碛垄沉积的新老关系相一致,经过ESR测年结果的误差与其可靠性讨论并结合终碛垄沉积关系和推积垄前后的^14C年龄得出;推积垄前部的冰碛物为末次冰期早期沉积的,与深海氧同位素的4阶段相对应;推积垄后部的冰碛物为末次冰期晚期所沉积的,可与深海氧同位素的2阶段相对应,此结论也进一步验证以往学者所得出的结论,说明冰碛物可以用ESR技术进行测年。  相似文献   
2.
冰碛物年代及其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碛物年代一直是冰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变化深入研究的对象,冰川沉积物对于气候地层的建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冰碛物自身与海洋、黄土等记录环境变化的内容相比存在局限性,所以造成对冰期划分,对比的不利。另外,自身年代缺乏也限制着全球冰期的划分与对比,笔者认为,目前的冰碛物研究对于气候地层起到了补充、验证的作用,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是可行的,但是要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应该探索新的替代载体;同时要大力加强冰碛物绝对年代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疆佳木地区的第四纪断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佳木地区发现了第四纪台兰河断层,它是现代盆地-山脉耦合的边界断层,利用断层对不同时代的第四纪沉积赞成的不同断距的测量数据,求得了断层在第四纪赞成的盆地-山脉900m高差,以及地壳缩短量3.7km和1.59mm/a的缩短率。所造成的山脉隆升量和山脉隆升率分别是1.34km和0.56mm/a.加上盆地边缘古木别孜背斜的贡献,佳木地区第四纪地壳缩短量和缩短率估计分别达到4.8km和2mm/a.这些数据与中国新疆库车地区所确定的缩短速度及在吉尔吉斯Issyk湖地区、中国新疆库尔勒-乌鲁木齐地区GPS重复测量的地壳缩短速度相一致,反映了新第三纪天山南麓再生前陆盆地的冲断作用比较快速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论海洋性冰川地貌特色及其地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括龙门山,贡嘎山,峨眉山,螺髻山,玉龙山等在内的青藏高原东缘,峡谷深切,山势险峻,极高山雪峰林立,海洋性冰川活跃,不少河流的干支流多发源于古冰川U形槽谷中,往下则急转为深切的V形谷,后因高原隆起而成“谷中谷”形态,或是支流以跌水或瀑布形式汇入主流,在有些基座阶地河流相沉积物的底部,保留着一层受过湿热风化带红色的冰川堆碛物,已被抬高至数千m的不同高度,这在青藏高原东缘环境演化过程中,说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序列所反映的气候波动周期长,幅度大,并与高原隆升同步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在高原南缘于喀里山口东面札个纳沟东岸海拔5000-5200m的阿兹秋山岭顶部,残留厚约20-180m的褐红色风化冰碛物。  相似文献   
5.
帕隆藏布流域是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中,泥石流灾害在此区域具有发育密度高,危害性强等特征。针对该区域(波密-索通段)发育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冰川泥石流,即冰碛物-崩滑型物源冰川泥石流,研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进行典型泥石流发育特征调查和分析,总结了此类泥石流较其他类型泥石流在物源、沟谷地形和水源方面的不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冰碛物-崩滑型物源冰川泥石流物源以沟源冰碛物和沟岸崩滑型堆积物源为主,分布面积广,储量大;沟谷宽缓呈"U"形,为典型冰川作用侵蚀地形;流域内水源以冰川融水为主,水量大。此类泥石流沟谷支沟暴发泥石流概率大于主沟,暴发频率为中~高频,主沟泥石流潜在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6.
以西藏东南部第四纪冰川形成的环境条件和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冰川活动的证据,分析了西藏巴河冲久地带垄状堆积物系冰川终碛堤堆积,巴松湖为冰碛物堵塞的湖泊,为西藏冲久-雪卡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评价提供了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7.
西藏喀喇昆仑断裂东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西藏喀喇昆仑断裂东段段第四纪活动地质地貌特征,通过对该段进行遥感影像、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断错地貌测量等方法和手段,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在扎西岗北东河流阶地中发现断裂切割全新世的阶地堆积物。同时,对断裂不同的地段进行断错测量,获得了定量的断层数据,反映了断层活动的幅度及期次。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东南段晚第四纪以来右旋走滑量介于2~220 m,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活动方式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分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