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7篇
综合类   40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反映在各民族语言中。不同民族的禁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是因为世界各民族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同样,中西方在禁忌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均在英汉禁忌语中有所体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禁忌语的异同,以及在这些异同基础上二者的互译。  相似文献   
2.
科学解释具有实用特征(pragmatic aspect).这一特征与"科学解释的标准形式"相比,具有解释主体的相关性,即因解释主体的差异寻求多样化的解释形式.本文通过生物学解释的特征的分析,指出生物学解释具有因解释主体不同而形成的语境相关性,而这一特性决定了生物学解释与物理学解释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3.
计算-表征认知理论的认知语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是一种认知现象,是在其认知语境中产生的。本文以认知科学的中心假说--心智的计算-表征理解(CRUM)作为“文本”,对其进行语境分析,提出“认知语境”的概念,揭示了CRUM的认知语境结构及其工作机制,并对CRUM的认知语境作了进一步扩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人的交际行为具有间接性和含义模糊的特点。这种化误读的根源在于西方人用他的眼光看待中国交际化,容易看到其显性化的一部分。阐释这些化现象时,西方人容易用自己交际化的标准对中国交际化进行重构,忽略中国交际化的隐性化,把中国交际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单化。  相似文献   
5.
交际法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交际能力。Krashen指出,只有在进行可理解的,有趣的或相关的,不按语法项目编排的和大量的输入的情况下,语言习得才能够得到最好的发生。这些原则对交际法来说也同样适用。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使外语教学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因哲学,科学等外部因素及自身衍化结果,已从工具论进化到文学的本体论,一些作家采取“回到语言根源去”的语言策略,在先锋小说,新历史小说,网络小说等作品当中,由于语言的言说方式而呈现一种走向边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业艳 《科技资讯》2008,(11):114-114
本文主要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探讨和分析,以及当今教学中理解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入手,并结合了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寻求英语语言规律和掌握高职英语教学的方法是许多高职英语教学者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从听力、口语、阅读、表达四个方面总结出,分别采取听说法、直接法、翻译法和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可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9.
吕宁 《科技信息》2007,(23):6-8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不可分。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对上海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资格考试作文进行抽样,通过大量例证分析,表明高校学生的英语作文在圆式思维模式、集体主义价值观、高语境文化和重复强调四个方面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应在文化内涵传授和交际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语境下解读分析小说<红豆>,试图寻求<红豆>被时代肯定和接受而又被严厉批判的原因,找到小说创作的突破与某些叙事的缺陷,从而形成对<红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