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通过Holstein-Primakoff变换、点阵傅里叶变换、宇称变换、Shwinger角动量表象的转动变换、Bogoliubov变换、压缩变换等幺正变换,在线性近似下研究了X-Y-Z模型-各向异性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的基态、激发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奈耳的原始论文,叙述了奈耳提出局域分子场假说以及创立反铁磁和亚铁磁理论的过程,初步分析了奈耳研究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胡爱元  文林 《科学通报》2019,64(14):1471-1477
基于格林函数方法,采用Tyablikov近似对格林函数运动方程中的高阶格林函数进行退耦,我们研究了简单立方晶格亚铁磁系统的磁性质,详细探讨了外磁场对系统补偿温度的影响,并对系统出现补偿温度的一般性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小自旋方向的外场h_a为0时,无论大自旋方向的外场h_b取何值,系统都不会出现补偿温度.当h_a有限时,无论h_b为何值,都存在一个最小的h_a值,即h_a~(min).当h_a≥h_a~(min)时,系统出现补偿温度,否则将不可能出现补偿温度,且h_a~(min)的值会随着h_b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对于本文所研究的亚铁磁模型,出现补偿温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考虑小自旋的外场,且其取值存在一个最小值h_a~(min).当且仅当h_a≥h_a~(min)时,系统出现补偿温度,否则补偿温度消失.通过对比分析以前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亚铁磁系统出现补偿温度的一般性条件,即至少存在一个额外的力使得大自旋的子晶格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速度要大于小自旋的子晶格磁化强度的下降速度.只有这样,系统才有可能满足m_a=–m_b≠0的关系,其所对应的温度为补偿温度,否则将不可能出现补偿温度.  相似文献   
4.
NBu4ZnⅡ0.04FeⅡ096 [FeⅢ(ox)3](NBu4=N(C4H9)+4)的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混合金属化合物NBu4ZnⅡ0.04FeⅡ096 [FeⅢ(ox)3](NBu4=N(C4H9)+4),对其进行了磁性测量.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43.9 K;在外场较小(小于0.1 T)时,发现有一个补偿温度;当温度大于50 K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遵循居里一外斯定律.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的大小是1 T,剩余磁化强度Mr的大小是759.2 cm3·G·mol-1.  相似文献   
5.
环境磁学研究及其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卫国 《世界科学》2005,(10):25-27
从磁学的观点,一切物质皆具磁性,总体上可将物质分为铁磁性、亚铁磁性、反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五种基本类型:环境物质(如土壤、沉积物)是由不同磁性质的矿物、有机质等组成,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物质所表现出的磁性特征,与其所含的磁性矿物类型、含量和晶粒特征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来源、搬运过程、成土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Heisenberg交换作用模型、格林函数法研究了X-Y-Z模型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下的二维正方复式晶格的自旋波解.通过求解算符的关联函数和热力学系综平均值得到了系统基态的内能U,并分析了系统基态的内能U随自旋量子数、各向异性参数X1、X2、X3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Heisenberg交换作用模型、格林函数法研究了X Y Z模型亚铁磁性Heisenberg系统下的二维复式长方晶格的自旋波解.通过求解算符的关联函数和热力学系统平均值得到了系统基态的饱和磁化强度MT/M0,并分析了系统基态的饱和磁化强度MT(A,B)/M0(A,B)随自旋量子数、各向异性参数X1、X2、X3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稀土Fe基3:29和1:12型磁性合金化合物显示硬磁性特征,具有发展成为新型永磁材料的可能性.研究其磁性机理有助于理解其磁性的本质.本文发展了传统的磁价模型,并将其适用性由强磁合金拓展到亚铁磁性的弱磁性合金.利用发展的磁价模型系统研究RFe12xMx,R3Fe29xMx和R2Fe17xMx(R=稀土元素,M=第三掺杂金属元素)稀土合金化合物及其渗碳和吸氮化合物的磁性.理论与实验相符.研究表明:稀土Fe基3:29和1:12型合金化合物的磁性与稀土磁矩相关.合金的弱磁性源于合金内部存在的亚铁磁性.渗碳或吸氮处理,导致合金内部亚铁性-铁磁性转变.导带中的sp电子对于磁性的贡献与重稀土的极化、碳和氮原子的俘获密切相关.发展的磁价模型甚至可以根据稀土化合物的结构式对其磁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多金属普鲁士蓝类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并测定其磁学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铁磁性交换相互作用,磁相变温度Tc是9.5K;由场冷却(FC)磁化强度和零场冷却(ZFC)磁化强度曲线和交流磁化曲线上磁化率证实化合物存在自旋玻璃态行为.观测到化合物的矫顽场Hc是230 Oe,剩余磁化强度Mr是0.072μβ.样品的室温穆斯堡尔谱中出现一个双峰,它的同质异能移(IS)为-0.15(4) mm/s,四极分裂(QS)为0.41(9) mm/s,这一参数说明配合物Co0.25Mn1.25[Fe(CN)6]·5.9H2O中有低自旋的三价铁离子存在.同时该化合物存在磁有序与自旋玻璃态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FeCr2S4多晶样品的电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没有价态的变化,体系中不存在双交换作用,导电来源于Fe3d巡游电子,确证Tc以上的输运行为属于磁极化子导电,通过提出磁极化子逐步退局域的图像,同时考虑磁振子散射,解释了整个温区的电阻率行为,外加磁场有利于磁极化子的退局域,因此在Tc附近出现巨磁阻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