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古文献蕴藏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古代中医在行医过程中对临床诊疗的经验性总结,体现了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思想基础.然而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不仅量大,而且分散在不同的文献中,使得中医从业者手工很难快速全面地获取它们,文献检索工具也只能提供文档级别的信息筛选,无法为这种细粒度的信息获取提供支持.此外,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也限制了主流文本分析工具的使用效果.为此本文提出面向临床经验获取的中医古文献信息抽取任务,用于识别古文献中描述临床经验的文本片段,手工标注了样本数据用于这种抽取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序列标注器用于完成该任务.考虑到标注数据量小可能带来的过度拟合问题,本文引入对抗训练和虚拟对抗训练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一系列充分的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利用信息抽取技术从古文献获取中医临床经验具有可行性,为这一新的信息抽取任务提供了有希望的研究基线和可复用的标注数据集.  相似文献   
2.
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知识管理系统是运用信息技术将名老中医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利用网络存储、系统开发、资源共享的便捷性探索适用面更广、形式更灵活多样、可操作性更强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医已广受西方国家的欢迎,但还未有规范化的中医英文词汇。中国传统医学的词汇极为庞大复杂,在《中医大词典》中即收词逾30000个,因此,在任何译入语中制定对应词汇必然工程浩大,规范化的过程亦将极为复杂。曾经有许多中医汉英双语词表问世,但其所用的翻译方法不一,  相似文献   
4.
在考察针刺穴位治疗作用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实验事实,将人体经络的观念和经改进后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观念统一起来,提出人体经络是具有敏感节点和功能连接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假说。人体经络的复杂网络不仅是遍及全身的系统,而且可以通过敏感节点及其功能连接对身体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教学中病人的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分析,老师只起引导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其教学过程大致分为:“提出问题(教师或学生)→建立假说→收集资料(自学)→论证假设(学生)→总结扩展(教师)”5个阶段。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以临床为单位的临床观察与思考,在临床实践中综合性地评价临床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理想的医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汉译英是语言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反映出译者驾驭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之英译汉,它需要更多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也需要运用更多的翻译技巧。本文以中医推拿按摩职业中汉译英为例谈谈用词、句式等技巧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8.
9.
分析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关于“神”即人“魂”的学说.作者论证,中国人所认为的人“魂”与欧洲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是以物质性作为其特征的,或者说“魂”并不是一个非物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两位作者曾在本刊1996年10月刊上首先发表了“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的论点。从近几年不同方面的研究和不同作者的论文来看 ,不少成果和结论是与两位作者的论断相呼应的。此文中 ,他们在参照了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又进一步提出创建《人体间隙生理学》的动议。正如他们在文中所言 ,“都谈人体事 ,哪能不相通”。本刊刊出此文 ,是希望中西医界研究人体和经络的各方专家学者能就作者的上述倡议是否有助于中西医生理、病理基础的沟通 ,予以关注 ,并欢迎来稿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