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构造TCM好码的动态规划算法(DP).DP算法在建立了TCM好码规则、编码器及信号网格图间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寻优,从而获得TCM好码.与常规TCM好码构造算法[4,5]相比,本算法在精度、计算复杂度和灵活性上均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
由V.K.Wei(1991)提出的广义汉明重量概念已显示是线性分组码的一种基本描述参数,已发现它们在密码学应用的研究中和线性分组码最小网格图的研究中很有用途,这篇论考虑一般域上的一般本原BCH码的广义汉明重量,确定其后面的一些广义汉明重量取值,这个结果改进以往有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优化而可行的系统结构,并以硬件实现了千兆以太网物理编码子层.该系统主要电路模块包括:递归式系统卷积码和网格编码器,以达到约6 dB的编码增益;优化的逻辑电路,以实现符号映射,替代了约6 KB的ROM;并行搜索阵列电路,以实现物理编码子层的训练.仿真及FPGA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关键路径时延小于7 ns,符合802.3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空时编码,阐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的编解码过程及其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系统,并对空时分组编码、空时格栅编码、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这三者在相同的发送功率、相同的信息速率和相同的频带利用率的条件下的BER(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比较,得出简单的网格编码调制和空时分组编码级联后的系统,可以比同复杂度甚至更高复杂度的空时格栅编码系统节省SNR(信噪比)。结论是针对两根发送天线和一根接收天线的,但对于更多天线的无线系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格型编码调制TCM把卷积编码和PSK或QAM调制相结合,在功率有限和带宽有限的信道中能够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中提出了一种将删除型卷积码和MPSK调制结合的方法,使译码的复杂度降低,并在计算机上对具有最大欧几里德距离,信息率r为2/3的删除只编码调制的好码进行了搜索。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的接收机结构 ,用于卷积编码和差分幅度相移键控调制的迭代译码 ,其性能接近于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相干检测 .此外 ,还提出了对于 Lin等人的网格编码结构的最佳译码 ,性能优于其准最佳译码 ,但译码延时要比传统网格编码调制或卷积码的译码延时长 .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IEEE 802.16a协议,并以802.16a协议中的3种物理层实现方式之一--WirelessMAN-OFDM PHY为例,对STC(空时编码)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结合应用(STC-OFDM)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BER(误比特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格形网的空闲容量和灵活的路由机制来设计保护环是自愈领域的一个新思想。它具有格形网的效率和环形网的速度。分析了怎样在哈密顿格形网中设计保护环及其改进方案--基于Local-map的保护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取得较高的频带效率和较大的编码增益同时降低编码和译码复杂度。方法 将里德索罗门(RS)码与带宽有效的P-TCM8PSK和16PSK码进行级联,并在高斯信道上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 在误比特率Pb=10^-4时,级联编码系统比单个码P-TCM系统多获得1dB编码增益,在误比特率Pb=10^-7时,级联编码系统比P-TCM系统多获得3dB编码增益。结论 随着Pb下降,RS码与P-T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隐写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一种新失真代价函数的自适应JPEG 隐写算
法. 考虑到纹理区域更有利于信息嵌入,本算法通过非零量化DCT 系数的绝对值加权和来
度量DCT 子块的纹理程度,并引入均匀嵌入思想,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失真代价度量函数;同
时利用STC(syndrome trellis codes)编码将嵌入修改均匀地分散在任意数量级的非零量化
DCT 系数上,实现了秘密信息自适应地嵌入到载体的纹理区域中. 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低
嵌入率下,该方法的安全性优于同类隐写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