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溶栓药物的应用,介入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动脉内溶栓技术已经成为急性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发病12小时至7天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2例,给药方法为静脉滴注,总有效率达84.4%,临床实践证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物血栓体外实验,对比玉米球囊及光面球囊的血栓助溶效果.取中国白兔全血标本60份制成血栓,并分为4个球囊助溶组和1个对照组.助溶组分别采用光面球囊和玉米球囊助溶.计算血栓碎块残留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表明:溶栓率,所有球囊助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玉米球囊组优于光面球囊组(P0.05).血栓裂解,球囊助溶组的血栓块直径φ≥3.7血栓块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玉米球囊组的φ≥3.7血栓块残留率低于光面球囊组(P0.05),而φ3.7血栓块残留率则均高于光面球囊组(P0.05).由实验数据可得,球囊助溶可提高溶栓率;相同压力下玉米球囊助溶效果优于光面球囊;球囊扩张压力对溶栓率及血栓裂解程度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频率功率和血栓消溶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超声波原理,观察研究了超声波频率、功率、血栓凝龄与血栓消溶率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3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1MHz,27kHz,20kHz)在不同的超声功率下作用于凝龄不同的血栓。结果表明:血栓发生消溶,且功率一定时,低频超声作用于血栓,消溶率越高;高频超声作用于血栓时,消溶率却较低;当频率一定时,血栓消溶率随着超声功率增加而增大;同时发现随着血栓凝龄的增加,血栓消溶率依次降低。因此,可以肯定,超声波具有溶栓效应,这为利用超声治疗血栓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尿激酶原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利用人血浆及其产生的血栓凝块 ,在试管中模拟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体内引起血栓溶解的过程及麻醉开胸犬电刺激冠脉左旋支引起的冠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的溶栓活性 ,并与尿激酶进行比较 .InVitro实验结果表明 :2 4 0IU /mL是 prouk血纤维蛋白专一的最大浓度 ,低浓度的重组prouk比天然 prouk具有更高的溶栓能力 ,这可能与其非糖基化结构有关 .当重组prouk浓度小于 1μg/mL时 ,它在血浆中几乎不降解任何纤维蛋白原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 9× 10 4 、4 .5× 10 4 、2 .2 5× 10 4 IU·kg- 1 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 ,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 ,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分别减少了 6 9.2 %、5 7.0 %、4 3.1% ;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 ;与等剂量尿激酶溶栓作用相似 .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缩短 ;溶栓不伴有明显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 ,而尿激酶溶栓的同时 ,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 .除高剂量组个别动物外 ,对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 .而等剂量的尿激酶组伤口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重组导向溶栓分子scFv-UK32的溶纤活性,通过重组PCR方法在编码scFv与UK32的碱基之间引入编码KLGGGG连接肽的碱基序列,并克隆到转移载体pBacPAK9上,通过与线性病毒DNA BacPAK6/Bsu36I digest共转染到昆虫细胞Sf 9内,进行表达。表达产物分泌到上清中,共转染后第5d(天)用纤维平板法测得Sf 9细胞上清溶纤活性达到107 IU/mL,比未引入连接肽的scFv-UK32的表达活性(25 IU/mL)高。ELISA实验表明共转染上清具有明显对活化血小板特异结合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表明共转染上清可与Pro-UK的单抗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4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临床治愈28例(60.9%),有效17例(36.9%),无效1例(2.2%),总有效率为97.8%(45/46).结论: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以经溶栓和抗凝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早诊断及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AMI患者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血管再通率。结果12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率85.7%,5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1例,再通率2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选用国产r-SK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42.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解,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陶土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但抗凝血酶活性无显著改变.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以上指标与等剂量(5×105IU/kg)的德国BoehringerMannheimGmbH产品Retavase作用相似.离体家兔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K2tP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动脉高密度征的临床特点,评价脑动脉高密度征行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入院前行头部CT发现脑动脉高密度征后且有神经缺失症状患者行静脉溶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采用尿激酶5例,阿普替酶(rt-PA)10例。结果 溶栓后复查CT、CTA及MRA造影随访7例,DSA造影随访4例,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4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未再次发生梗死或出血。结论 脑动脉高密度征行静脉溶栓可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