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水质方面分析了西南某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可行性。为了实现污水零排放,对该铝厂东片区、氧化铝厂、热电厂三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从现场试验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处理系统处理的水质满足再生水水质指标要求,该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实现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酚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填充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氢氧化铝粉末对泡沫酚醛树脂材料进行填充改性,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改性能提高酚醛泡沫材料的抗压强度,其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密度的升高而增大,泡沫材料在深冷情况下表现出优异的绝热性能.同时对酚醛泡沫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考察,其临界氧指数高达47,在高于150℃环境温度中有自燃的危险,150℃以下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强碱性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电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酚钠废水.结果表明:电氧化法对废水的色度和S(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S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实验确定的高浓度酚钠废水电氧化处理条件是:电流密度为714 A/m^2、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30min,采用中和→电氧化→生化工艺去除色度和S.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酚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兰子酸(1)、3-乙氧基-4-羟基苯甲酸(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pyridine-3-carboxylic acid(4)、原茶儿醛(5)以及3,5-dimethoxyphenyl-2-propen-1-ol(6).除化合物(1)和(3)之外,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两级间歇曝气工艺在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该企业水质、水量特点,分析了两级间歇曝气工艺的特性及工程应用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与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SC方法研究了烧蚀材料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用TG方法研究了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酚醛树脂固化温度略有增高;等速升温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高于等温固化表观活化能。结果又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在N2中的百分失重逐渐减小,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耐烧蚀性能逐渐提高,最后,用红外光谱法阐明了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19种酚类化合物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3Fe(CN)6)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溶液的介质、pH值以及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分子结构等有关;根据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谱,讨论了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抑制或增强的机理,推测抑制或增强可能是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及瞬时产物影响了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通道;若联接分离技术,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同时测定数个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索以一种自制的新型改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玻璃碳的工艺。研究了固化、碳化工艺条件与产品性能的关系。所用改性酚醛树脂具有室温下粘度低,高温固化时小分子易逸出;快速升温固化、碳化后得到的产品气孔较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PVP为纺丝助剂、纳米MgO颗粒为模板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酚醛树脂基纳米炭纤维,经过炭化、KOH活化、酸洗后得到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利用SEM、XRD、XPS、拉曼光谱仪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所制多孔纳米炭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模拟电容器的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OH活化引入了数量可观的微孔,所得纳米炭纤维表现出明显的"微孔-中孔-大孔"分级孔分布的特点,其比表面积达到1058.4m~2/g,总孔容为1.64cm~3/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在6mol/L KOH电解液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达到198F/g,在20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金属Mn,Co的不同改性方法对酚醛活性炭泡沫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性质,以及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以MnCl2,CoCl2为改性剂,采用内、外两种改性法对酚醛炭泡沫进行金属负载改性,并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脱硝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Co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较未改性样品(CF0)分别提高了22.9%,8.2%,脱硝效率提高了58.6%,134%;经MnCl2内、外改性样品的脱硫效率分别提高了4.5%,3.1%,脱硝效率提高了79.3%,10.3%.因此,内改性有利于酚醛活性炭泡沫脱硫脱硝,其中CFCo-n脱硫脱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