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理国是继南诏之后崛起于我国西南的又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段思平作为大理国的建立者,他的族属、出身等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目前,对于他的族属为白族先民白蛮学界已达成共识,而就其出身仍没有定论,有人认为他生于大理,家境贫寒,也有人认为他生于通海,父亲贵为大义宁国的通海节度使.笔者认为不管段思平出身如何,都是值得白族人民及其后嗣子孙祭奠、追忆并为之自豪的一代英主.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柳林香严寺的起源,分析了柳林香严寺损坏的原因及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真实性、整体性、多样性、协调性的保护理念及保护内容(包括寺院环境的保护与寺院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青林寺谜语在新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青林寺谜语与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它直接描写了人的发展;二是它启迪智慧,促进人的发展;三是它增长知识,而知识量的大小是人的发展的标志之一;四是它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代道教成为国家宗教,泰山作为道教的名山洞府自然深受影响.唐代岱岳观双束碑题刻等史料记录了唐代五帝一后频繁行道于泰山的事项,表明泰山与唐代政治宗教的密切关系,也酝酿着泰山官方祭祀的重大变化.开元十九年是泰山祭祀史上的一道分水岭.此前,道教仅止于行道于泰山,此后,道教借助皇帝之力,并最终设计出了自己的东岳祭祀系统,与传统泰山祭祀系统相互影响融合,对后世的泰山祭祀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读新发现的明嘉靖皇帝御制碑刻,探讨碑记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祭祀孔子的礼制改革在济源文庙的推行,简要分析了明清以来济源文庙的布局和兴衰变迁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6.
明秀寺是太原地区保存较好、整体空间布局相对完整的一处传统形式的寺庙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明秀寺除大殿曾维修过之外,其余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多处部位出现险情。经系统勘测、综合分析、科学研究,提出了明秀寺的修缮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研究青年毛泽东1917年游学期间留宿密印寺的活动情况,萧子升回忆录是主要资料之一,但记载比较简单。在萧子升回忆录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档案资料,结合当年老人的回忆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接近历史的真相,以揭示毛泽东多年念念不忘密印寺的原因:主要是在此顿悟了“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8.
天坛皇穹宇声学现象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坛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回音之妙,在世界古我上亦属罕见,成为人类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列为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1994年3月26日,作者在天坛皇穹宇内发现了一个回音壁和东、西配殿相关的奇妙声学现象-天坛”对话石“声学现象。  相似文献   
9.
桂西岑大将军庙的核心“神格”是“岑怀远将军”。在岑氏土司历史上获得“怀远将军”头衔的是岑世兴 ,像岑大将军庙、歌圩等这些具有集体记忆性质的载体 ,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壮族先民活动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以唐代文学中的诗歌为主,就伍子胥及其相关之信仰与传说(伍子胥庙、钱塘江涛、罗剎石),做更深层次的探讨,企图呈现出伍子胥在唐代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