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进行了玉米高温薄层干燥试验,分析应力裂纹的形成机理,探讨干燥条件对应力裂纹生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应力裂纹的形成与干燥、冷却和储存过程中升温、降温及水分迁移有关,尤其是干后玉米内部水分的重新均匀化过程.籽粒内部的水分梯度造成的籽粒不同组成部分受压和受拉是产生应力裂纹的主要原因。应力裂纹仅仅是内部裂纹,只在胚乳中存在,沿着淀粉颗粒边缘发展.干燥介质温度、速度和样品的初始及终了水分对应力裂纹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浩波 《科技信息》2009,(5):251-251
当前,水泥砼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市政道路等建设中应用比较普遍,本文就其施工工艺在施工及养护中出现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维三分量采区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在小断层、薄煤层及煤层裂隙探测等方面取得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4.
冷隔、裂纹是薄壳灰铸铁件常见缺陷。以解决缝纫机车壳铸件的冷隔、裂纹缺陷的工作体会为例,较为详细地阐述其缺陷的特性及生产对策。并由此引伸对克服薄壳灰铸铁件冷隔、裂纹缺陷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代表性体积单元作为基本单元,对同时受载荷作用和湿热变化影响的层合板进行了微观力学分析,给出了单尾板中组分材料的微观应力,从理论上对层合板的微观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微观强度分析方法更能反映层合板的微观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6.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对结构的功能和外观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裂缝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应力裂红是谷物干燥过程中品质损伤的主要形式之一.带有应力裂纹的玉米机械强度降低,容易破碎,降低了谷物等级.产生应力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籽粒内部湿热应力大于胚乳的抗破裂极限。影响玉米应力裂纹率的主要因素有热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谷物的初始和终了含水率、冷却速度及干燥机型等.应力裂纹的生成机理、预测和控制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进干燥工艺,可以减轻或避免玉米应力裂纹发生,提高玉米的等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XPK—6型矿相显微镜下,对单一裂纹,双裂纹和三裂纹试件的断裂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数量,间距和排列方式的裂纹,对试件的断裂过程有不同的影响,三裂纹试件的裂纹开裂传播和扩展过程与双裂纹试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悬索管桥精确计算模型[1]基础上,建立了“使整体结构造价最小”的优化数学模型,井运用离散复合形组合形优化方法进行了求解,完成了带裂纹源悬索管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红黏土边坡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极易产生裂隙,裂隙发育将对土体水力学特性及强度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边坡稳定性。以长沙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制备具有不同裂隙数量的红黏土试样,开展了渗透试验、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和直剪试验,揭示了红黏土饱和渗透系数、土水特征曲线和抗剪强度指标随裂隙数量和干密度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相应函数表达式。结果表明:红黏土渗透系数量级为10-5~10-7 m/s,饱和渗透系数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减小,随裂隙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裂隙增加5条,饱和渗透系数提高66.4倍;干密度低和裂隙数量多的试样饱和体积含水率更高,脱湿过程中体积含水率随基质吸力降低速率更快,残余含水率更低,持水能力更差;红黏土抗剪强度指标与干密度呈正比,与裂隙数量呈反比,当干密度增加0.28 g/cm3,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提高2.35倍和0.94倍,而当裂隙增加5条,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降低57.09%和4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