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鹿茸的组织结构、鹿茸皮肤及顶端肉质部分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详尽的观察,同时对从鹿茸分离的细胞及由鹿茸组培养出的细胞形态结构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修复切割后的山羊胚胎,本研究将梅花鹿茸提取物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别以不同的浓度添加到含10%FBS的PBS基础培养液中.对桑椹期胚胎进行切割后,在5%CO2,95%空气,38.5℃,湿度100%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1-3天.结果表明,相对于转化生长因子而言,鹿茸提取物对切割后的胚胎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并能提高切割胚的囊胚期发育率.  相似文献   
3.
由于鹿茸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人们历来对鹿茸的加工都很重视。目前加工方法已有多种。传统的方法是水煮炸法(即将鹿茸多次水煮炸后自然风干),其缺点是鹿茸有效成分损失较多。 我们采用冷冻干燥法加工鹿茸,使鹿茸中水分在冻结状态直接升华,因而避免了高温及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的邻苯三酚法测得的炸干茸和冻干茸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分别为2400μmol/(min·g)和4880μmol/(min·g),探讨了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作为判定鹿茸的质量指标,以及鹿茸加工工艺是否合理的参考依据之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关于从鹿茸(Cornu Cervi)的脂溶性组分分离鉴定得到胆固醇、十八碳酸乙酯和十七碳酸乙酯的报导。 1原料、仪器及层析条件 1.1原料 鹿茸系采用传统水炸风干法加工干燥的花二杠整支干茸(吉林省双阳县第三鹿场提供)。经粉碎,研磨,过60目筛。外观为棕灰色。 1.2仪器 Nicolet-5DX-FT红外光谱仪;FINNIGAN MAT-4510型色谱质谱联用仪(附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鹿的人工喂养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鹿茸是养鹿业的主产品,是久享盛名的名贵滋补药剂,也是出口创汇产品之一。除鹿茸外,鹿的其他产品如心、鞭、血、尾、筋、骨、皮、胎等均可药用。迄今为止,鹿的原料型产品已有30余种用于营养保健和医疗领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鹿茸对孕鼠和胎鼠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组,A组:早48只,6 24只以6:9 =1:2的比例合笼,孕第5天一第14天连续对雌鼠经口灌胃给3 mg·kg。1d~、6 mg·kg“d“和12 mg·kg。d’1剂量 的鹿茸;B组:早96只,6 48只,雄鼠连续给鹿茸(剂量同A组雌鼠)60 d后,以6:辛=l:2的比例合笼,从受孕率、 孕鼠体重、死胎率、吸收胎率、胎盘重、子宫和胎鼠重以及胎鼠的外观、内脏和骨骼等方面进行检查。结果A组: 在第18天时,高剂量组体质量、死胎率、吸收胎率、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剂量的升高,胎盘重、子宫和胎鼠重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 受孕率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各组死胎率、吸收胎率、胎盘重、子宫和胎鼠重无显 著差异(P>0.05);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对胎鼠畸形没有造成影响。结论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组鹿 茸在雌鼠妊娠期间可导致孕鼠体质量下降,死胎率、吸收胎率增加;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增加;中剂量鹿茸在 交配前对雄鼠灌胃可提高受孕率,对胎鼠不造成畸形。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鹿茸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最佳检测波长等操作因素对鹿茸指纹谱图的影响,并对6种不同产地的鹿茸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为:Inertsil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70 n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05%)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分析时间:100 min;柱温为25℃.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鹿茸草的全长转录组信息,挖掘鹿茸草次生代谢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的基因,该文基于单分子测序技术,利用Pacbio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鹿茸草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8 005条去冗余的高质量转录本,与NR、Swiss-Prot、GO、KEGG等8个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共有45 362个转录本被成功注释,注释率为94.50%.其中有389条转录本被注释到KEGG的10条标准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通路中.对转录组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鹿茸草苯丙素类生物合成的转录本有194条,参与生物碱类生物合成的转录本有115条,参与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转录本有23条,参与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转录本有57条,参与次生代谢后氧化与糖基化修饰的转录本有204条.鹿茸草全长转录组的获得极大地丰富了鹿茸草的遗传信息,初步揭示了参与鹿茸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通路,为深入研究鹿茸草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