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GIS的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Arc/Info提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陇中黄土高原潜在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首先选取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构建数字生态环境模型,然后对二级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一级指标指数,最后对一级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潜在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清末民初的陇中地区文风骎骎,人才蔚蔚。包括岷州在内的陇中地区士绅于同治、光绪朝科举中式后纷纷在桑梓兴办私塾教育,参与地方政治,为生存多方奔波,士绅阶层在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生计问题日益恶化,但身处如此困境的岷州士绅仍坚守传统文化阵地,推动地方教育事业进步,努力肩负起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使命,并在新旧教育及思想的衔接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4.
草产业是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优质牧草在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在国民经济、生态安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国道212线和省道306线、岷代公路贯穿全境,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农畜产品集散地,素有“陇上旱码头”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区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陇中民俗事象主要有:一是生产民俗"放鹞子",即用鹞子驱赶麻雀,以制止麻雀对秋粮的危害,这是动物食物链中天敌关系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二是禁忌民俗"掏了燕,死一院",阻止小孩掏燕子窝的真正目的是基于崇尚燕子与人亲近的习性以及感恩于燕子捕捉害虫为人类造福的美德而着意保护燕子,是一种包含求善忌恶道德内核的生态禁忌民俗;三是生活民俗"挖水窖",这是陇中人探索出的通过挖水窖储蓄雨季的天然降水以备旱季人畜饮用的方法,是当地民众在与自然斗争实践中创造的"抗风险适应"知识;四是巫医习俗"诧冲气",这是传统巫医习俗在现代医疗保障欠缺环境下的延续。这些民俗事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陇中人淳朴、善良、勤劳、节俭和坚韧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中药资源丰富,所产道地药材被称为“陇药”,中药院内制剂的发展与中医药事业息息相关,陇药及院内制剂是国家和甘肃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文章调研并分析了甘肃省含陇药院内制剂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含陇药中药院内制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引起政府及医院层面的重视,助力陇药及院内制剂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岷山红三叶在岷县已有6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独具地域特色的高产优质地方牧草品种。近几年来,岷县以草原生态立县战略为本,认准岷山红三叶独特的饲用药用价值,大力开发推广,目前已成为我县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中,乡村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产业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和可持续性不强等.通过总结台湾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并考察陇木洞村的产业建设,寻找出我国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乡村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因地制宜,通过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来发展社区产业,有效地活化乡村社区的经济.我国的产业发展大多以“自上而下”的模式为主,村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与此同时,我国“自下而上”的乡村自组织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乡村产业发展的出路就在于这2种发展模式的对接.  相似文献   
9.
云南壮剧演出习俗是云南壮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艺术反映。云南壮剧对开演日期的选定非常重视,多与壮族宗教信仰、祭奉祖先、不影响春耕生产、相邻村子轮流坐庄等因素密切相关,体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和风尚礼仪。  相似文献   
10.
陇中黄土高原全新世植被变化及干旱事件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领余  安成邦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0):1371-1382
甘肃定西、秦安等地5个全新世黄土沉积剖面的孢粉记录,分别以每个样品分辨率为200—20 a,揭示了研究区1万多年以来古植被曾经历过草原、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针叶林或温带森林以及荒漠草原几种植被的多次演化过程.大部分时间内是以草原或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植被为主.在全新世中期,约7.6—5.9 kaBP有近1700a时间发育有森林植被,在这个时期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较高,反映当时气候环境比较温湿.而草原或疏林草原发育时期植被往往较稀疏,反映气候相对的干冷.根据出现的不同类型植物的孢粉浓度及其生态环境特性,结合地层、有机质、粒度、蜗牛化石和炭屑等其他代用指标分析结果反映,早中全新世是比较温暖湿润的时期,大约在8.8—5.8 kaBP高湿润期最明显,呈现湿地/沼泽沉积地层;自3.8 kaBP以后孢粉成分、含量和浓度明显降低,植被开始向荒漠草原化演变,气候环境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冷干.以苏家湾和大地湾剖面为例,根据云杉含量和针叶树种总量以及花粉总浓度计算结果推测,全新世可能存在着7次较明显的气候干寒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