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0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秘懒猴     
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灵长目动物——懒猴。这种动物有着柔软灵活的躯体和像铅笔一样纤细的胳膊,乍一看,你还以为它是一只老鼠或松鼠。然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的两只眼睛靠得非常近,还有它的手指甲和脚趾甲以及它的那个大脑袋都说明它更像是灵长类动物。确实,这种动物既不是某类动物的变种,也不是啮齿类动物,它的的确确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与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带的丛猴和马达加斯加狐猴有亲缘关系。美国的灵长目动物学家奈克里斯,对懒猴进行了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2.
LauraRosa  陈英 《科学世界》2004,(11):29-33
性情暴躁、孤独成癖、四处游荡:这就是北极熊的生活写照。另外,这些北极地区最大的肉食动物还有其他一些个性特点:雌北极熊在冬眠期间分娩,它们会等子女长大之后才进行下一次交配。然而,这些身材高大、缺乏耐心的狩猎者有时候也会“替他人着想”。现在,气候的变化对它们的生存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偏魔幻的小说。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良诺是布恩地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关于“贝种退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玉坎 《广西科学》1998,5(4):250-254
据称合浦珠母贝在养殖场“退化了”,“变小了”,是“近亲交配”引起的,这种说法已颇为流行,影响也很大。但是,在理论上还说明不了,也未曾见过有合浦珠母贝退化的研究报告。而且,在养殖场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实际上已极大限度地避免了近亲交配,防止了近亲交配引起退化的可能性。所以,这种所谓“近亲交配”引起“退化”的说法,还缺少严格的科学实验根据。事实证明了,养殖的合浦珠母贝同野生个体的生长一样快,但生活环境不同对生长的影响较大,而在管养条件不良时生长最差。因此建议在生产中加强管养工作,育壮苗、养大贝、出好珠,也要加强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促进合浦珠母贝养殖珍珠生产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香菇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28个香菇菌株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和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比例.结果表明,菌丝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交配型不呈预期的1:1之比的有17个,占总数的60.71%;孢子单核体的4种交配型不呈预期的1:1:1:1之比,占总数的47.06%.在两类交配型偏分离中,野生菌株的偏离程度均低于栽培菌株;正反亲本结实结果显示,无论在双核菌丝体所产生的F1代担孢子中,还是在由其F1代重组型担孢子配制而成的双核菌丝体所产生的F2代担孢子中,均以与相应双核菌丝体交配型相同的两种亲本型担孢子数量居多.在双-单杂交中,当受体交配型不同时,供体先导核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表明供体的核迁移既受B因子控制,也与细胞质有关.杂交双核体裂解后受体核比例显著偏多,表明细胞质中存在着与核选择有关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水中爱情     
鱼与其他动物一样,一到“青春期”就有了明显的求爱行动。他们会换上美丽的“服装”,有的体色变浓加深,有的则显现出非常鲜艳的色彩。多彩的“婚装”在生物学上称为“婚姻色”,鲜艳的体色会格外受雌鱼的注目和喜爱,这可是雄鱼“求爱”的法宝。鱼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鱼类在生殖季节之所以会出现“婚装”现象,是由于性腺分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他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雄鱼进行一次性腺切除手术,结果雄鱼就不会出现“婚装”现象了。有趣的是,一些种类的雄鱼,除了身着“婚装”外,还佩带“首饰”。如鳊鱼、鲫鱼等,它们分别在吻部、鳃部或胸鳍上,生出一些突起物,犹如“耳环”、“胸花”和“胸针”,科学家称之为“追星”。  相似文献   
7.
清晨,西双版纳的深山里,传来一声宏亮的吼声。一头躯体庞大,肌肉发达,毛褐黑而具有光泽的巨兽沿着密林边的小溪疾驰而来,我们立刻看见了长在它头上的那对坚硬的、致密的大角,角尖锐利,向内弯曲。鬓甲高而宽阔。尾细长,尖端有长毛。飞奔着的粗壮四肢,自膝盖以下皆为白色,一眼望去,宛如腾云驾雾一般。这就是野牛。 野牛是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在分类学上与家黄牛同属。成年野牛雌雄形态相近,但公牛一般较母  相似文献   
8.
一条雌性菱斑响尾蛇在5年未交配的情况下,利用储存在体内的精液成功受孕并产下幼蛇。除了昆虫之外,这是动物界内已知最长的体内保存精液的纪录。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条蝮蛇处女生育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这一物种中也存在着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一案例中,一条从未交配过的雌性蝮蛇繁衍了后代。这一发现证实某些动物不需雄性参与便可实现生育,或者可以将雄性提供的精液保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动物大迁徙     
动物迁徙是件了不起的壮举:无数动物集体行动,尽管成功概率极低,各种生灵却义无反顾,其准确的方向感令人吃惊。而且,迁徙中的动物"绝不分心",因为它们背负着崇高的使命感。动物迁移是一种远比动物运动更壮观、更具组织性的现象。在遗传本能力量的驱使下,它表现出有目的的、预先谋划以及不屈不挠的劲头。为此,一位叫休·丁格尔的生  相似文献   
10.
在江河、海洋里,鱼和无脊椎动物在寻觅配偶、交尾活动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