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著作权侵权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保护著作权人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作为著作权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项重要方式,是民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然而,对于其是否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不同法系国家有着不同的态度,而我国有关于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还相对滞后,因此,探讨分析其在我国现有制度下的完善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具体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有其必要性,并且其适用范围应进一步扩大,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也应有所限制,而又确定时要给与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赔偿标准应从损害程度、损害结果、致害人、受害人、客观方面、双方主观方面等角度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3.
在婚姻当中,男女双方均负有权利和义务,并且这种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如若一方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义务,或是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那么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就有权利请求救济赔偿。我国在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中就引入了离婚救济的理念,并增设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与离婚经济帮助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共同构成我国较为完善的离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法》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最直接的体现,但在实践中凸显出的问题愈来愈明显,本文指出国家赔偿法缺陷,力图引起立法者的重视,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从“杜培武案件”中杜要求国家赔偿而未果的事实,可看到《国家赔偿法》范围狭窄、赔偿标准过低、赔偿请求内容较少、精神赔偿和间接损失赔偿得不到法律支持、赔偿义务机关与裁判机关混同等缺陷。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赔偿是一个涉及公民人格利益保护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重视公民人格权的保障,认真研究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对此项立法起步较晚,目前除《民法通则》外,尚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及数额确立等问题均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以期更有利于司法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李青 《科学大观园》2013,(14):29-30
从2013年7月开始,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受害者赔偿基金"波士顿壹基金"开始陆续发放赔偿金,其中3名遇难者的亲属(包括爆炸事件中死难的中国人、波士顿大学研究生吕令子的家人)各自将获得219.5万美元,超过"9·11"赔偿标准。"波士顿壹基金"主管肯尼·范伯格告诉媒体,截至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该基金一共寄出了232张支票,总额近6100万美元(约3.7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到种子经营店购买稻种时,经营者许某向我推荐了一个品种,并承诺如有假冒愿意赔偿货款的4倍。买回该品种后,我到种子鉴定站进行鉴定,确定该稻种为假冒产品。为此,我要求许某兑现承诺,但他却说我们之间自行约定的赔偿标准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双倍赔偿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国家赔偿的原则、范围、标准、程序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旧国家赔偿法的局限和不足;对2010年修订后的新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新法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可 《科技信息》2010,(33):I0408-I0409
如何构建和完善国家赔偿制度,是政府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通过分析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特点及主要缺陷,从赔偿范围、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三方面对如何构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