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多有优长之处,但其第三卷第五编第三章中关于苏舜钦的一则注释却有多处明显的疏误,特指出并详加辨正。  相似文献   
2.
苏舜钦与梅尧臣在北宋诗坛上齐名,人称"苏梅"。二人诗作常反映北宋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苏梅"以诗人敏锐的感受写出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以此来表现自己的良心道德,借以感悟上层统治者。二人虽有相同的创作旨趣与内容取舍,却在语言特色、抒情方式及诗歌体式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总体来说,苏诗"豪以气轹",大胆直露,奔放豪健;梅诗"文词精新",细腻含蓄,深沉精微。  相似文献   
3.
孤独与寂寞     
孤独:1.无父的幼儿和无子的老人,《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2.孤单无助。寂寞:1.清净;无声。2.亦作"寂漠"。冷落;孤独。孤独与寂寞的共同之处是孤单。寂寞的本义是无声,引申义是心神安静,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而孤独的本义是无父无子,引申义是无配偶或无朋友。"早寄别后篇,微吟慰孤独。"(苏舜钦《送韩三子华还家》)所以,报纸上说日本孤独老人自杀率很高,而不说寂寞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