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字》中错综复杂的冲突是该部作品最为引人入胜的特色。各种人物之间的冲突和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了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综合其他的批评方法对当时清教社会及其教义进行分析,将理清故事中的冲突,进一步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而更深地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2.
翻开任何一本会计教材,在介绍错账更正方法时,一般都介绍三种方法,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笔者认为错账更正法只需保留两种,即划线更正法和红字更正法。本文就此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李姝  杨辉  李艳萌 《科技信息》2009,(12):82-82
According to Hawthorne’s "The Minister’s Black Veil: A Parable", we can know that the author thinks human nature is evi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human nature? Whether human nature exists? And how to realize human nature?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孙亚超 《科技信息》2007,(24):220-220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是美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场景以及具有象征意义事物的分析和介绍来阐述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在这篇作品中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其中主要阐述具有象征意义的红字"A"、珍珠、颜色、刑台、玫瑰丛、流星和树林,以及它们在小说中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思考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对它的功能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分析霍桑的道德思想,通过其在《红字》文本中的具体表现,揭示霍桑道德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指出他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宗教教义基础上又不同于宗教教规的道德观,而后又进一步阐述了他这种道德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霍桑不仅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作品《红字》中,从红字"A"到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动作、场景无不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陋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珠儿这一人物形象在经典小说《红字》中真可谓大放异彩,她珍珠般绚烂的外貌,乖张不羁的言行举止,天马行空般地念头和询问,总给读者留下"不按常理出牌"的清新形象.而本文欲将其置于单亲家庭这一特殊角度来考察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9.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红字》以深刻的社会寓意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而闻名于世。为了更好地理解红字“A”的象征意义,本文分析了海斯特·白兰,亚瑟·丁梅斯代尔,罗格·齐灵渥斯与珠儿等名字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红字》与《红楼梦》中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从象征的寓意、象征的意蕴境界、象征的把握等方面得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区别优劣,可为研究与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