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纤维用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5个性状(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都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无性糸重复力分别为0.771,0.651,0.566,0.529和0.495。树高、胸径和材积与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间以及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间呈遗传负相关。通过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选出2个纤维用材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结构及木质部管状分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进行了解411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苏铁种子的种皮分为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的明显特征为含有体积很大的粘液细胞;中种皮主要由石细胞组成;成熟种子和未成熟种子的内种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对外种皮和内种皮木质部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外种皮和内种皮的木质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内、...  相似文献   
3.
与多细胞生物相比,单细胞的纤毛虫具有更多类型的微管骨架结构,如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共组装17种不同类型的微管,位于皮层纤毛器、细胞质及细胞核内[1],因此在对微管结构功能的研究中,纤毛虫是一种很好的细胞模式.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种源木材管胞特征值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河南省进行的1983年耐寒火炬松、1984年一般火炬松两批种源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木材管胞长度、宽度、直径、壁厚、腔径比、长宽比、壁腔比等7个性状特征的差异多不显,种源内7个性状个体间的变化大于种源间差异;(2)火炬松种源原产地地理气象因子与上述7个特征相关分析显示仅管胞长度、长宽比存在着微弱的地理变异模式;(3)两批种源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呈微弱的负相关,与管胞直径、管胞宽度、管胞腔径此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基本密度与管胞宽度、直径呈负相关,与壁厚、壁腔比呈正相关,年轮宽度与其对应的基本密度呈显的负相关,说明种源生长快或种源内个体生长快的原因除细胞分裂速度快、细胞数目增加外,很大程度上可归因子管胞直径、管胞宽度的增加,而胞壁厚度却没有相应地按比例增加,导致了木材密度减小。因此,应对工业建筑用材材质改良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树被称为活档案,而年轮就是记录。年轮的形成既受树木本身内部因素的决定,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树木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年轮都有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古树木年轮的具体形态来研究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并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立地指数对人工林红皮云杉管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三种不同立地指数下红皮云杉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规律:(1)三种立地指数下木材管胞形态特征有着相同的径向变化模式;(2)根据管胞形态的径向变异规律,三种立地指数下木材管胞达到成熟的年龄基本相同,均在18~20年间;(3)立地指数对木材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和壁腔比有影响,且总的趋势是其值随立地指数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5种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蕨类植物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类型及特点,分别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和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innata var. auriculata) 5种蕨类的叶柄或根状茎维管束进行离析处理,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和照相.结果显示: 1)5种蕨类植物中都有导管分子存在,耳叶金毛裸蕨除具有导管分子外,还有管胞; 2)导管分子普遍具有多穿孔板,穿孔板以梯状为主,偶有网状,但没有单穿孔板,各种蕨类的管状分子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纹孔膜残余; 3)蕨导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明显,存在网状穿孔板,并具有纹孔二型性现象,以及多孔性纹孔膜和凹槽结构; 4)银粉背蕨叶柄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根状茎导管分子的侧壁之间以"脊"状结构相隔; 5)华北薄鳞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不连续穿孔板,根状茎管状分子的端壁和侧壁分化鲜明; 6)荚果蕨叶柄导管分子中存在网状-梯状混合型穿孔板; 7)耳叶金毛裸蕨叶柄中同时具有导管分子和管胞,导管分子的穿孔板有的与纹孔膜完整的壁相邻; 8)与被子植物相比,蕨类植物导管分子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原始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石蜡切片法、组织离析法对中草药肿节风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肿节风的木质部主要由管胞组成,同时有少量导管存在,导管分子相对原始,端壁倾斜,横闩多达60条。其中根的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韧皮部极狭窄,木质部的组成以管胞为主,皮层中散布有大型的石细胞;茎内维管射线有单列和多列两种,叶肉内无栅栏组织等特征可作为生药鉴定的主要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离析法和显微照相等技术,比较了黄顶菊、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3种入侵植物茎和根中次生木质部细胞的特征。结果表明,3种入侵植物根、茎的次生木质部中孔纹和网纹导管分子较多,具多尾性,单穿孔板,少数导管分子还具侵填体等特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3种植物在系统进化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同一种植物中茎的导管分子平均长度长于根中,平均宽度宽于根中,且均达极显著差异;同一种植物的茎中和根中导管分子的长度、宽度并不一定有一致性。管胞细胞、纤维细胞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在3种植物间均未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现象都说明植物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形成了一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种不同的裸子植物的茎的木质部的观察研究,统计并测量了不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管胞直径的大小、管胞壁的加厚情况.从解剖学角度对裸子植物木质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