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英国利兹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一纽伦堡大学在合作研究中发现.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造成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消失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其后的早三叠世早期死亡区延续了长达500万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温度达到致命的程度。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2012年10月19日的美国Science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东北高寒地区麦田中土壤动物进行了统计.共有13类,隶属3门、5纲,其中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9.17%,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诸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即环境因素的变化可以使土壤动物的类群结构发生改变.麦田中0~15cm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3个不同生态系的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初步研究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存在3个不同的生态系,与以盐度划分的水团(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外海水)基本一致,每个生态系包含1个浮游植物群落,1997-2000年的7个航次调查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3种,其中大部分为硅藻,长江口的浮游植物基本可归为5个类群;淡水类群,河口半咸水类群,近岸低盐性类群,外海高盐类群,海洋广布性类群,它们自西向东在3个生态系中有明显的分布格局,并且随着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而摆动和变化。根据栖息水域的盐度浮游植物可分为3个群落;河口群落,冲淡水低盐群落,外海高盐群落。  相似文献   
4.
通过湍流通量及其梯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生态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以及植物生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茶园枝叶密集的冠层空间是物质能量的源和汇,可视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即生态实体。生态边界层厚度是指植物生命活动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直接作用距离,超出这一距离,植物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则不明显。茶园冠层的生态边界层厚度(D)可用公式D=(BA)表达。(BA)为植物生理活动函数,HC为植物群体高度。在中性条件下,Φ=1。当=1时,D值变化在0.08HC~0.16HC之间,在考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时,D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  相似文献   
6.
一类生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和极限环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具有 Holling 第三类功能性反应的食饵-捕食者两种群且食饵种群具有常数存放率的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讨论了:平衡点的性态,解的有界性,可行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系统无环性的条件和正平衡点周围存在唯一稳定极限环的条件.同时也解释了这些结论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虾池生态系能流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阐述虾池生态系的能流结构,将虾池生态系分为两个亚系统;浮游亚系统与底栖亚系统,在浮游亚系统中有3个功能,底栖亚系统中有5个功能群。系统的能量来源为人工投饵和太阳光。研究分析两个亚系统中各个生物状态变量的公式表达及其在系统中的功能,阐明了能量在系统中的流动方向和公式表达。浮游亚系统与底栖亚系统通过POC的沉降过程以及营养盐在沉积物中的生物地化循环再生后,经由水/底办面进入水体而耦合。  相似文献   
8.
9.
海马人工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2012,(4):76-76
2012年5月12-13日,“地球生物学论坛——深时全球变化与生态系演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舒德干、焦念志、周忠和、殷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