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梅  刘磊 《工程与建设》2009,23(4):464-466,469
文章通过对郑蒲港区腹地经济、集装箱运输现状、集装箱生成量、郑蒲一大阪等近远洋航线价格竞争力的分析,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了郑蒲港区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总体条件、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将郑蒲港区打造为省会经济圈的出海口和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上海港泊位紧缺状况和拟建的几个港区所在位置的复杂自然条件,考虑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前景和防洪泄洪等多种因素。建议将上海新港区位置选在金汇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黄浦江上游和杭州湾两地优点,同时又给黄浦江开辟了一条沟通杭州湾的航道,为进一步利用黄浦江上游岸段创造条件。由于该地区涉及面小,工程技术简单,施工方便,造价又省,在近期内容易建成,可提供3.5万吨级以下泊位近200个。为解决十万吨级船只作业,建议在绿华山地区建设一个过驳、转运作业区,作为上海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目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总体规划、平台设计、配套体系、应用服务、跨境贸易和人才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快郑州航空港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以助推整个航空港区的综合发展,这也是转变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静 《上海信息化》2009,(12):90-9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化建设背景 众所周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立是我国政府的战略决策。 90年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我国已先后建成了以外高桥港区、宁波北仑港区、洋山深水港区、南京龙潭港区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区,并且正在抓紧建设苏州太仓港区、连云港、温州等集装箱区。  相似文献   
5.
李夫仲 《工程与建设》2008,22(2):184-185
城市发展与港口建设不相协调是目前许多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道难题.一方面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将带动码头的建设,对码头的功能和吞吐能力要求也更高.文章针对巢湖港现状以及巢湖市的发展,简要介绍了巢湖港迁建是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港区的建设与港口规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笔者受聘于厦门市计委工程咨询中心为技术经济专家时,任《厦门象屿保税区经济发展预测》课题组长的专题论文.文章运用系统工程与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象屿保税区的多功能运作效应进行较全面的量化分析.以增强其可操作性我国的保税区尚属初创阶段,本文采用创新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方法,可供国内其它12个保税区的发展预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上海港泊位紧缺状况和拟建的几个港区所在位置的复杂自然条件,考虑到上海城市发展的前景和防洪泄洪等多种因素。建议将上海新港区位置选在金汇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黄浦江上游和杭州湾两地优点,同时又给黄浦江开辟了一条沟通杭州湾的航道,为进一步利用黄浦江上游岸段创造条件。由于该地区涉及面小,工程技术简单,施工方便,造价又省,在近期内容易建成,可提供3.5万吨级以下泊位近200个。为解决十万吨级船只作业,建议在绿华山地区建设一个过驳、转运作业区,作为上海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税港区发展及其功能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税港区是我国在对外开放新进程中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模式,是自由港的雏形。在分析我国保税港区设立的背景及其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保税港区与现有的海关特殊区域的功能创新,得出设立和发展中国保税港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提出今后发展建设中国保税港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先期建设厦门港海沧港区14#-19#岸壁工程进行围堰施工.岸壁基槽及港池疏浚土吹填时形成大面积淤泥状陆域.为确定大面积软基处理的合理方式.决定选择4万m^2场地进行软基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自由贸易区"模式推动临港经济的发展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临港"保税区"政策,先后在十几个城市设立了20多个不同类型的保税区,对我国临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海关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保税区与港口缺乏一体化联动,空港的管理体制创新落后于海港等问题。为此,建议在我国重点临空经济区域实行"综合保税港区"的政策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