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2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沈从文在文学上不断探索,他把音乐和文学相结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作品<月下小景>和<边城>.他的实验,不仅具有开拓性,而且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著名的代表作,与其它小说不同的是,作者用散文式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小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宁静和谐的风土人情,展现给读者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善”的天地,赞美了湘西人民淳朴自然的人性美,留给后人一片永恒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一位密切瞩目民族生活方式和民族生命精神的文学大师。其散文力求以"文化还乡"的精神诉求,通过都市与湘西、现代与过去的鲜明对照,去摧毁"庸俗腐败、小气自私的市侩人生观",重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重铸一种建立于人性之美和生命神性基础之上的民族价值观念。这种"人生形式"和民族价值观念体现着朴实纯真的生活形式、剽悍雄强的生命伟力、重义轻利的道德品格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其不是个体主义者抽象的自我精神追求,而是根植于宽广深厚的民族忧患意识当中,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关注与深切隐忧,彰显着作者对民族生命形式的深刻探索和民族价值观念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6.
凤凰之美     
静谧的城镇,纯朴的民情,温顺柔美的女孩,时间近乎凝滞,什么都在不急不缓中轻轻流动,这是湘两一个叫凤凰的小城。对游客而言,凤凰是沈从文笔下的凤凰,许多人像被他语言的光芒所吸引的飞蛾,不由自主地来到了遥远的边城。  相似文献   
7.
《看虹摘星录》和《七色魇》是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重要作品。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可以看到沈从文思想的变化过程:由主体生命爱欲经验形式出发,从自然中明悟生命的庄严,将欣赏之爱扩大到自然之爱;因生命包含着对民族的隐忧与希望,揭示社会需要一种新的信仰和明确而单纯的大爱。因之,读者可以体会沈从文"燃烧情感以证真理的勇气和诚心",更好地理解沈从文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心动魄,却依然不乏给人以灵魂触动的佳作,这多归功于那层一直笼罩在他作品上的深重的悲剧意蕴。在他所构建的悲剧作品中野蛮落后的习俗、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连同都市文明的侵袭像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铁链,整个人类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导致了许多人悲剧命运的产生,不管是落后的湘西、文明的都市,还是生存在两者冲击的夹缝中的人们,或死亡或离别或扭曲人性或走上"未了路",再加上那不可预知的偶然事件,将故事的主角一个个地引向了悲剧的结局。浓重的悲剧情绪弥漫其中,也许,作者正是要从这些悲剧中,呼唤人类最本真力量。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带着他的人生体验,真诚地宣叙着他的理想。他的体验来源于个人、民族、人类的生存危机的压迫和这种危机对人的“生命”的毁灭。本文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讨了沈从文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和深刻内涵。本文分别从“生命之美”和“生命之忧”两个方面分析了沈从文的生存体验在小说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前者是他记忆深处的东西,也是他在“危机”的压迫下的历史回归,展现出“湘西”的“本真”的生存状态,为“拯救危机”找到了重构的资源。后者却从现实出发,揭示了下层人民、都市人的“安宁”即“沉沦”的“非本真”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