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田间小气候与大气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  宁国华  施琪  王娜 《河南科学》2004,22(4):487-489
通过对冬小麦拔节后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田间活动面和1.5m高的气温和相对湿度与标准气象站对应要素作了同步观测和分析,找出各生育时段的差异,为将公共气象信息转换成作物环境信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野外称重法测定的折算系数对莫高窟林地的蒸散量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莫高窟林地的年蒸散量为6091mm,符合耗散结构的非线性原理,是较高水平蒸散耗散结构存在的表现。莫高窟林地75%的水分是通过植物根系将深层土壤水分转运出地面后以蒸腾的形式耗散掉的。蒸散量作为各参与因子时空异质性的综合反映,随着土壤水分状况、气候环境、植被种类和植物体量的变化呈现广泛非线性表现。而非线性系统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因此,本文通过使用折算系数,避免了用蒸发量和蒸腾量的简单的相互叠加,充分考虑了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和气候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莫高窟林地蒸散量是极干旱气候条件下高水分耗散结构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应用于蛋鸡舍,在成都地区刚刚起步。作者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舍内温度、湿度条件优劣及气象环境适应程度。结果表明:气象环境优越,特别是春、秋季其适宜温度出现的小时频率为82%以上,全年不出现威胁温度,只要注意冬季雾天及寒潮天气的保温、夏季晴天的降温,将会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在成都地区进一步应用与推广塑料大棚,并实现自动控制和集约化生产,将有着广的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棉花膜下滴灌田间小气候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表明,棉花膜下滴灌的田间小气候优于普通沟灌,在光、温、水等方面能够较好配置,从而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西双版纳雨季(7月)次生林林窗叶表温的观测资料,探讨了林窗内定居种冠层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因林窗不同区所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加之林缘热力效应的综合作用,使得林窗定居种冠面在不同时段其最大热力作用区域是各异的;林窗各测点与中央的叶表温差区域分异显,特别是中午的分异最为明显。植株叶表温度与气温平衡在25.8℃附近,但因受日照、林缘树木的综合影响,不同方位达平衡的时刻不同:林窗南侧边缘叶表温与气温整天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下午6时后受阴天和树冠荫蔽的影响,各测点叶表温与气温均处于平衡状态;在晴好天气状况及不受荫蔽状况下,叶表温高于气温,波动范围为0-3℃;15时雨后初晴,叶面蒸发耗热,叶表温低于气温。这种“峰值动态位移现象”可能会影响不同时期物种的入侵、定居、繁殖,进而影响林窗物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热带森林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长循环过程不同时期(林窗期、建群期、成熟期)干热季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热带森林不同时期森林群落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干热季,不同森林群落的小气候与旷地存在显差异,森林具有显的降温增湿效应。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森林的生物群落结构不同以及郁闭度和热力性质等的差异,导致不同森林群落的降温增湿作用不尽相同,各小气候要素随时间变化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将对不同生长时期森林群落的植物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恢复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气象学等学科知识,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实验分析等方法,以山东省兖矿集团济三煤矿的西山(新绿化山)、小东山(1999年绿化)和兴隆庄煤矿兴隆山(1985年绿化)、裸露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绿化年限矸石山的气温、地温和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取得大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地理学、气候学、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论证了地处我国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伏牛山南侧山地丘陵区的地形、水域小气候资源,提出了充分利用优越小区气候资源,发展柑桔生产的具体建议,并以优越的地形、水域小气候资源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柑桔的其它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淅川县选择出200片不同等级的适宜柑桔地段,总面积9200公顷(31.1万亩),並对不同等级适宜区进行了适种程度评价,为该地区柑桔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示范.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