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清末诗论家朱庭珍对严羽诗学的接受主要表现在:诗学方法论层面,朱庭珍“学悟一贯”、“密参细求”的诗学方法,主要接受自严羽的由“学”、“参”而“悟入”的为诗方法;诗学认识论层面,受严羽“学诗者以识为主”、“自家实证实悟”、“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等强调主体诗学审美判断力思想影响,朱庭珍提出“以我运法”观点,认为“诗中有我,乃可谓之真诗”,强调要“别铸真我”;诗学审美创造论层面,他的“诗以超妙为贵”、“妙合自然”、“化境神工”说是对严羽“诗而入神”、“诗有别趣”、尚“意兴”、追求“自然本色”等美学旨趣的发扬和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柳兆凤 《科技信息》2008,(33):324-324
古诗教学的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受到全身心的陶冶,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但由于主、客观因素,以及教材编录的局限,小学生学习古诗还存在不少的困难,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本文对如何利用板书,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