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以“人性善”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同时,对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3.
孟子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孝思想。首先,孟子开始将“孝”与政治联系起来,主张以孝平治天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其理想政治;其次,孟子丰富和完善了“孝”的基本内涵,提出“养志”及其原则,反对“子为父隐”;主张厚葬,但应具有灵活性;认为为避免“无后”,可以不顾礼制。  相似文献   
4.
5.
孟子憎恨"嗜杀人者",厌恶诸侯争战,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和言行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同化他人的意识,这种同化意识恰恰容易导致"杀人"乃至战争。孟子的同化意识根由于他对人伦关系所提出的严苛的交互性的道德要求,而这种交互性道德要求的提出又与其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有关。消除孟子学说的同化倾向的途径不在于效法列维纳斯,不在于放弃孟子的普遍主义伦理学的思维模式,而是应在保持其"人性皆善"的理想性的前提下,用道德感化取代道德暴力。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官德思想在《孟子》一书中得以集中体现.通过回归《孟子》文本,分析孟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可以将其官德思想总括为仁、义、礼、智四德.仁德是孟子官德思想的核心,外化为政治领域和政治实践,就是孟子终生矻矻以求的理想政治——仁政.义、礼、智是孟子官德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践行仁政的重要保障.以孟子的官德思想为依托,立...  相似文献   
7.
孟子》一书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它从子书升为经书,反映了孟子地位的提高。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子》的作者、篇目的真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代关于《孟子》的评论和注疏勾勒了《孟子》传播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章学诚早已认识到《七发》构思来源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章学诚的这个论断至今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更无人对其加以阐释。而这不仅是认识《七发》构思的关键,更是探寻《七发》主旨的关键。事实上,只有通过与《齐桓晋文之事章》平行对照的方式才能够破解《七发》的主旨。枚乘对梁孝王的讽谏如此深曲委婉,自然有其深刻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孟子尊为亚圣,后人没有不知晓的。而与孟子同时代的大学问家邹衍就鲜为人知了。还有苏秦,幸好他有勾连六国、合纵拒秦的事迹才让后人记起,不然也会默默无闻的。可今人哪里知道,当时吃得开的偏偏是邹衍、苏秦之辈,孟子却是备受冷落。当时诸侯割据,战争频仍,一些学问人便游说诸侯,争相兜售自己的学说,以图济世救民。最  相似文献   
10.
"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孟子最早对人的道德境界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明确指出人的道德境界存在"善、信、美、大、圣、神"的次第,人性本善的思想是此境界学说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而要真正修善成德,还需要充养善性的道德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