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期控棵稳长中期指花生开花下针、荚果开始膨大中期,历时30天左右,是花生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主要管理技术:在搞好抗旱排涝的同时,必须做到亩用50%多菌灵100克、硼肥80克、钼肥10克、硫酸锌30克、硫酸亚铁200克、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清水40千克,混合稀释后,选择在晴天上午7~10时或下午4~7时进行叶面喷雾。  相似文献   
2.
苹果树是喜凉喜光,喜中性略酸性土壤的树种。2015年3月141团从山东购进一批苹果苗木,经栽植后,在5月份出现大面积发病,主要表现在侵害幼苗的枝干和幼树主干,以后沿树干向下扩大,病斑边缘开裂,严重时病斑绕枝干1周,致幼树枯死。现经过多菌灵药剂在苹果树发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β-环糊精和多菌灵在水相中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光谱,得到了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溶液中客体分子的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在水相中,β-环糊精和多菌灵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包合常数为3.2×102,与单体分子相比,空腔内多菌灵的荧光强度大大提高。β-环糊精的浓度为8×10-4~5.6*10-3 mol·L-1时,空腔内多菌灵的荧光强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多菌灵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水溶液中具有很强的增强效应,而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其荧光增强效应较为平缓。在pH=7.6的溶液中,多菌灵在β-环糊精空腔内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多菌灵在质量浓度为0.46~6.16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5.37C( ng·mL-1)+148.54,相关系数为0.999 3。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得到该超分子体系对多菌灵的检测限为60 pg·mL-1,是已经报道检测限(4.78 ng·mL-1)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桑叶中多菌灵的紫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甲醇作溶剂,在室温下对试样进行提取,在盐酸溶液─—氯仿中净化,用0.3mol/LHCl作参比和吸光度差值法建立了桑叶中多菌灵的紫外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回收率在90%~96%之间,浓度在0~2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砧木苗的管理 澳洲坚果种子消毒(或在多菌灵4%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后经沙床催芽、移栽后在其苗期肥培管理12-36个月内,直径达到0.7~1.5cm的都可进行嫁接。嫁接前2~3个月内应适时、及时浇水、施肥,除尽圃地杂草,对全园苗木进行去弱留强抹芽(或修剪),喷杀虫、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橙子和多菌灵混合样品进行检测,获得混合样品的太赫兹(THz)时域波形;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采用菲涅尔公式计算折射率和吸收谱,最后以各样品的吸收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获得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7%;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用于水果与农药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同时,本实验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农药鉴别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进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的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以价廉易得的农药多茵灵为原料,经氯磺化、铁粉还原、碱催化条件下硫醚化合成了阿苯达唑,并对氯磺化、还原和硫醚化工艺进行改进.产品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50.7%提高到60.4%,新工艺反应步骤简便、生产成本低,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多菌灵的主要生产工序的质量,观测非正态分布值时取时距扩大的修匀均值变换。利用控制图对工序进行了有效的现场控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