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气候变化预测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懋苍  高晓清 《科学》1994,46(6):43-47
  相似文献   
2.
作者根据对新疆东天山典型金矿床的沉淀成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论证了形成金矿床的硅质流体最初是一种以水为主要溶剂,以溶解态、胶体态氧化硅为主要溶质的高温高压(超临界态)溶液,其来源于地幔,是一种溶解了大量SiO2的地幔流体。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硅质流体上升运移过程中所经围岩,以致成矿物质来源具异源性。这对研究内生金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亚洲中部地区地幔上部密度非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盛明 《科学通报》1997,42(6):633-637
自80年代初国际岩石圈研究计划执行以来,地球科学研究重点开始从海洋转向大陆.90年代起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大陆动力学研究将成为地球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从各种地球物理观测结果显示:地幔上部介质在横向、纵向上都存在着非均匀性,显然,密度是最基  相似文献   
4.
白屯 《大自然探索》1996,15(1):107-112
现代地学研究面临着时间不可逆和空间不可及的困难。从地学哲学的角度,就地学认识过程和地学研究方法进行重新思考,是从观念上解决时空难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范蔚茗  王岳军  彭头平  苗来成  郭峰 《科学通报》2004,49(18):1892-1900
桂西一带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的晚古生代玄武岩具有与峨眉山溢流玄武岩中高Ti玄武岩相似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 对区内典型火山岩剖面的关键层位玄武岩样品进行了高精度全岩40Ar/39Ar和SHRIMP锆石U-Pb定年. 结果表明, 阳圩剖面上部、玉凤和民安剖面下部玄武岩分别给出了253.6±0.4, 255.4±0.4, 256.2±0.8 Ma的40Ar/39Ar坪年龄. 阳圩剖面上部玄武岩中锆石给出了253.7±6.1 M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 结合峨眉山溢流玄武岩区已有年代学资料认为,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最早启动于约260 Ma, 该火成岩省的大规模快速喷发发生在253~256 Ma, 251~253 Ma的中酸性岩石代表该火成岩事件的晚期产物. 峨眉山火成岩省自启动到消亡的时间范围变化于251~260 Ma间, 大致耦合于Guadalupian末与P/Tr边界的环境突变与生物绝灭. 桂西晚古生代玄武岩精细年代学的确定为厘定峨眉山火成岩事件的主体喷发时代和理解峨眉山溢流玄武岩中高Ti玄武岩的时空格局和地幔柱动力学机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Scaling relations are important in extrapolatin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the Earth‘s mantle. In planetary interiors, compress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and it is useful to explore scalings that involve volume. I use simple volume scaling relations that allow one to extrapolat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upper mantle behavior, in a thermodynamically self-consistent way, to predict lower mantle behavior. The relations are similar to the quasi-har-monic approximation. Slabs and plates hav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of hundreds of kilometers and time constants of 100 million years, but the volume scalings predict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values in the deep mantle. The scaling relations imply that the deep mantle is a sluggish system with ancient features. They imply irreversible chemical stratification and do not favor the plume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7.
晚二叠世乐平期,最为强烈、规模最大的一次峨眉地幔热柱强烈活动在贵州西部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格局.沉积相带由早二叠世的近东西向变为晚二叠世北东向排布.沉积相带由西向东,由陆相渐变为海陆交替相,最后变为海相环境.在贵州西北部的威宁一带形成陆相沉积环境.遵义至安顺一线以西的黔西和黔西南地区,属于海陆交替的陆地边缘相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讨论腾冲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对腾冲火山作用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腾冲新生代火山岩为具有岛弧成分特点的大陆环境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与幔源富CO2流体有关的复合成因烷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之钧  张刘平  曾溅辉  杨雷 《科学通报》2002,47(16):1276-1280
应用天然气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对幔源流体有关的复合成因烷烃进行初步的探讨,不营凹陷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在数值上具有有机成因特征,但是在数据结构上却存在两个次总体,反映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总体上,高δ13CCH4值次总体与幔源CO2含量较高的天然气相对应,主要分布在幔源流体和基性火成岩活动区,研究表明,盆地埋藏热演化,烃源岩类型以及盆地流体-岩石反应不是造成东营凹陷甲烷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幔源流体与有机成因油气 的混合。  相似文献   
10.
The oriented lamellar K-rich exsolutions within clinopyroxene host were recognized in garnet peridotite massif at Zhimafang in the Sulu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terrane, eastern China. EMP and TEM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ion and the index of electron diffraction for this exsolution are corresponding with phlogopite, and the shape is the lamellae with 1 μm in width and 5 to 30 μm in length. Moreover, the topotaxy is that the (001) of K-rich exsolution parallels to (I00) of the clinopyroxene host. The electron diffraction analyzing shows the exsolution is of a 1M polymorphism. The high-resolution lattice fringe image displays the stack features along [001], which only a layer mineral shows. We conclude that the clinopyroxene with IM and K-rich exsolution was probably derived from mantle depths over 240 km, thu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onal exsolu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slab exhu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