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57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5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901篇
  2008年   1111篇
  2007年   1084篇
  2006年   47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便于测量和其他专业学生校内实习,解决目前校内实习控制点在假设坐标系统建立起来的弊端,使用CORS基站布设了校园控制网,通过与已知高级控制点联测,获取校园控制点在城市坐标系下的坐标,为利用CORS基站的学校周边地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实现校园的真正数字化,并为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清华大学先后经历的两小两大 4 次规划为研究对象,在综述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史料综论其规划背景、设计机构、 规划内容等,着重评述 1954 年和 1960 年两版总体规划的目标、原则、方法及其实施,其中 1960 年版总体规划堪称彼时清华乃至全国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同时阐述历次规划间的差别与联系,论证苏联教育模式和规划思想对我国校园空间规划的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校园规划是毛泽东时代校园规划的集大成者,其发展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的短暂过渡、全面学苏和自辟蹊径三个阶段, 通过校园规划在空间形态上体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折射出那一时期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该区域宗教渗透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等特点。宗教渗透对跨境民族的国家政治认同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对云南边疆社会的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成为了云南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中最敏感、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抵御宗教渗透不仅要完善政府宗教管理能力、改善经济条件等,更要调动作为文化主体者的跨境民族自身的"文化自觉",以主动抵御宗教渗透。只有如此才是最有效的抵御宗教渗透举措,才最终有利于和谐边疆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的文化景观不仅对其师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会传达给师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以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奉贤校区的"思贤庭"为例,在设计中结合地理位置、学科特色、功能定位、校园文化特色等,从场地原有的精神特性、历史文脉出发,演绎推导出校园文化景观的语境、符号等要素,形成了较有典型意义的校园文化景观表达模式.指出,文化景观创意的表达无需说教,可用"只言片语"的形式含蓄表达,重要的是营造出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具有灵性的校园户外空间.  相似文献   
5.
6.
实地调查了湖北科技学院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情况,讨论了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与功能,对湖北科技学院的校园植物景观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郝萍 《河南科技》2006,(7):22-2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创新理所当然是时代的宠儿,科学与艺术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殊不知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对于科学家的心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通过审美教育促进科学的进步与创新,当代审美教育“以美促创”的新内涵、新功能亦成为当前审美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略论校园凝聚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凝聚力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它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展示着一所高校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校园凝聚力,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各方面力量,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调查问卷和文献资料法等,对玉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及影响校园体育活动因素的探讨与分析。研究表明,他们参加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把校园课余体育活动作为大学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认为校园体育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心灵,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既培养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又促进了他们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通过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分析,就怎样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