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461篇
教育与普及   3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5篇
现状及发展   46篇
综合类   953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单原子催化剂(SACs)具有高原子利用效率以及高催化活性,在各种催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原子级别的活性位点与天然的金属蛋白酶类似,因此单原子纳米酶(SAzymes)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而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其具有高孔隙率的特点,可以作为合成SAzymes的前驱体.该文总结了使用MOF前体/模板构建SACs的合成策略,以及SAzymes的生物应用,提出了基于MOF衍生的SAzymes的发展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作为建筑行业内的重要材料,为了能够改善其建筑方面的特性,各类外加剂的应用量在混凝土的应用中不断增加。外加剂的负面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对外加剂含碱量进行了合理取值分析,提出了外加剂应用过程中节能、适量等原则。同时对外加剂与矿物活性材料的适应性等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外加剂发展的趋势做了前瞻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电催化剂的利用率以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成本,是加速其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讨论了现有的CV法在研究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CV法扫描速度的影响及Pt理论比表面积难于准确确定等,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位质量电催化剂产生电池功率或电能来表示膜电极中电催化剂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管被认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世界各国均在制备和应用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力量,期望能占领该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合成一些新的有机磷化物,组成为(ArO)PhP(s)Y(Y=Cl、NCS).测定了mP、IR、HNMR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a的除草活性尚好.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燃料添加剂对降低柴油机烟粒燃点温度的效应。含金属添加剂的柴油机烟粒被收集在金属纤维过滤器上,把原状烟粒样品移入实验室反应器,用模拟柴油机排气进行燃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烟粒中含有Pd或Cu时,烟粒的燃点温度可降至430℃左右(普通柴油机烟粒的燃点温度约600℃);Pd的添加还可大大降低烟粒一次燃烧产物中CO的分率。文中还对金属(催化剂)/烟粒接触程度和添加剂溶液中可燃性部分对烟粒燃烧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微反应器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反应器在传质、传热、恒温等性能方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传统反应器,小尺寸、较大的面积体积比、规整的微通道使它便于运输又安全快捷.本文就微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原理和放大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异丁醇为原料,以Ti(SO4)2/Al2O3为催化剂,合成了2,4,4-三甲基-1-戊烯。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光谱对结构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的收率为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