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菊 《科技潮》2004,(12):31-31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了认真贯彻该纲要,北京市科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刊将于本期开始刊登北京市科委相关部门推进依法行政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利弊优劣,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理性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预测人本主义、依法行政的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成功入世后,各行各业和各市场主体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自我适应和应对的问题。相对而言,政府受到的影响是首要的、最为全面而深远的,政府率先入世既十分必要又相当紧迫。政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入世,关键是要转变公务员队伍观念,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方式,实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4.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核心内容。虽然“以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二者的价值取向并不相同。以法行政强调的是通过法律的方式加强对社会的治理,而依法行政强调的则是对行政权的规范与控制。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只能是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而非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服从法律,依据法律,而不能以“经济发展”为由突破法律“闯红灯”。在一定条件下,依法行政可能会暂时地制约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但从长远看,为了短期的发展目标而突破法律禁区,其危害远大于所获利益。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时时把政府守法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5.
依法行政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其理论内涵是: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行政权的来源必须有法律依据;依法行政中的“行政”,主要是指外部行政行为;行政权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机关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必须贯彻教育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权力监督原则、权力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将政府的行政权力置于法律的制约之下,实现法治政府.依法治国工程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实行依法行政.本文通过阐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论述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福利国家的兴起进一步带动了政府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给付行政在政府行政行为中也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给付行政的实施必然还是要坚持约束权力,问题就在于如何约束,约束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地方约束。依法给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由此也成为法律调控给付行政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吃空饷"是社会、国家、个人三者之间因生存而产生的矛盾。社会的风气会让很多人无视法律的权威,行政行为的疏忽、过失、不足会让人敢于凌驾于法律之上,个人道德的缺乏会让自己走向更深的深渊,那么依法行政、个人素质培养、公众舆论监督乃是化解此矛盾的佳径之一。面对当今的公众舆论监督体制,举报这一公众舆论监督手段应发挥其积极作用,这种监督更应该追求的是保护而不是奖励。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浅析了我国现行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改革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慧 《科技信息》2007,(22):287-287,295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执法;依法行政与招商引资是一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本文就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